【緩和醫療的故事】 再嘗人生最後一口啤酒

周希誠 |2011.11.09
613觀看次
字級

「小樺,妳想想看,明莉的存活期,已經可以用一隻手的手指頭算出來;這時候,只要病人喜歡,且不會造成特別難過,我認為適當滿足她小小的慾望,反而能讓生活品質更好。」

「我懂了。」

到了星期五的晚上,明莉姨四十歲的兒子阿誠,來探視她,眼眶泛紅地問小樺:「我媽媽是不是快不行了?」

「你媽媽的確一天比一天虛弱,但是她卻能平安的用笑容,向我們表示還想吃點冰、想喝一點啤酒,真的很不容易!」

「真的嗎?」

「你媽媽可以說,是我們的好榜樣,活到這一刻仍舊做自己,是真正的善終!我建議一起陪媽媽,喝一杯好嗎?」

「真的可以嗎?我已經好久沒和媽媽喝一杯了!」

「如果你媽媽感到不舒服,可以將鼻胃管打開引流。」

不久,阿誠真的買了兩瓶啤酒,來到明莉姨床邊。

「媽,我們好久沒喝一杯了!」

「這不是啤酒嗎?」明莉姨嘴角笑開的說。

「周醫師說小酌一下,沒什麼關係。只要過癮一下,喝個氣味沒關係。」

「兒子…,媽媽…敬你─」明莉雙眼笑得瞇成一直線,虛弱地說。

「媽…,我敬您─」阿誠眼中含著淚水。

「兒子啊!真的很謝謝你陪我走這段路,以後你的家庭、事業和身體,都要好好兼顧,知道嗎?」

聽見媽媽的話,阿誠用手掩住眼睛拭淚。這時明莉伸出瘦弱的手,摸摸阿誠的臉和頭說:

「兒子來,媽媽秀秀─」

「媽媽…真的很謝謝您!」阿誠哽咽著說。

「好棒、好高興、太好了─」明莉喝了一小口,原本還想再喝一口,但後來覺得腹部脹脹的作罷,之後明莉滿意的睡著,並在兩天後的早上,安詳過世。

下午查房時,小樺有所感慨地跟我說:

「看這麼多末期病人過世,有些病人及家屬,害怕面對死亡,鬱鬱寡歡、驚慌失措直到死亡,白白浪費與家人、友人最後相聚、最寶貴的日子,真的好可惜。」

「對啊,所以美國名作家也是教育家的范戴克曾經說過:有些人非常怕死,他們永遠未曾開始活過。」

「嗯。但明莉不像范戴克所說的那些人,不但沒有被死亡所震攝,也沒讓『心』先死掉,反而盡力快樂的活到生命盡頭。」

「所以根據明莉,以及綜合許多在安寧病房,認真善生更能得到善終的往生病人經驗,我也要說:有些人非常樂活,他們永遠未曾死亡,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下)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大附設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