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要知四大皆空,
處事要明五蘊非有,
學佛要用不二法門,
心境要如華藏世界。
做人若知四大皆空,就不會執著。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是宇宙的物理現象,對應人體生理,則毛髮骨肉堅硬屬地大,血液分泌溼潤屬水大,體溫溫暖屬火大,呼吸流動屬風大。人的色身是由此四大假合而成。
何謂假合?佛法認為萬物的生起都是因緣和合而生的,沒有實體,也就沒有自性,是假的、空的,像人死了,四大分解歸於塵土,色身就消失了。人明白這道理,就能不執著於假有的這個「我」了。
處事若明了五蘊非有,也不會再執著。蘊,積集之意,五蘊是色、受、想、行、識等積集而構成人的五種要素;色,即色身,屬物質界。四大假合而成,是空性的。受、想、行、識,屬精神界。受是感受;想是想像;行是行為或造作;識是心的作用,用來明了分別。
《維摩經》云:「色,從四大和合而有;受、想、行、識,由妄想分別而生,究竟皆無實體……五蘊虛幻不實……色如聚沫、受如水泡、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識如幻事……五法積聚……沒有實體。」
佛教「無我觀」即是以此「四大本空,五蘊非有」,做最具體的詮釋。這是佛陀所領悟的宇宙人生真理。
知曉「四大本空,五蘊非有」,而能「借假修真」,是學佛、修行的不二法門。
心能清淨、放下,不執著,即能讓心境安住在華藏世界之中,彷彿毘盧遮那佛住於香水海的蓮華之上,那是個深廣而無窮盡的美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