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昨天凌晨一時三十六分,一日升空的大陸太空船「神舟八號」和九月二十九日升空的太空站雛形「天宮一號」順利完成首次太空對接;這是中國太空飛行史的一項重要里程碑,向八年後組建中國太空站邁進一大步。美國專家認為,這顯示近二十年中國大陸載人航天「三步走」的戰略已取得可觀進展。
美國憂思科學家聯合會(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中國問題專家顧克剛(Gregory Kulacki)表示,掌握自動太空交會對接技術是大陸能否在二○二○年前後建成太空站的先決條件,也是整個計畫中最具挑戰的部分,昨天的對接成功是一大進展。
在對接前,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做了一場將近一百三十萬公里的空中追逐;神舟八號完成第三十圈飛行,天宮一號五百四十一圈,雙方相距約一萬公里,大陸太空機構運用兩枚天鏈一號中繼衛星、十六個國內外陸基監測站、三艘望遠測量船、北京飛控中心、西安飛控中心,織成陸海空三位一體的測控網,引導對接。
凌晨一時二十八分,神舟八號的對接環碰觸到天宮一號,三十六分,雙方在距離地表三百四十三公里的太空緊密相扣,結為一體。一時四十三分,中國載人太空工程總指揮常萬全宣布對接成功。
繼美國、俄國首次太空對接實驗四十多年後,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掌握太空對接技術的國家。
依照計畫,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合體飛行十二天後,於十四日再度分開,做第二次對接實驗,之後,神舟八號的返回艙將於十七日返回地球。天宮一號則轉入長期運行管理,等待二○一二年底以前和載人的神舟九號、十號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