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不只展文物、標本,還有長期真人展示空間。館方邀請擅長繪圖的義工,「關」在玻璃櫥窗內進行科學繪圖,許多觀眾經過櫥窗,七嘴八舌討論「那個人也是標本嗎?」看到繪圖者用針筆一點一點作畫,都大吃一驚。
展示組主任劉德祥表示,館方八年前購入一個大型魚龍化石標本,研究人員細心清理修復後, 需要大量科學插圖,當時館長李家維突發奇想,想把這些「科博館的幕後花絮」,展示在觀眾面前,因而設置了這個透明的「科學展演室」,邀請擅長繪圖的義工彭瑄玉、楊雪華,「關」在玻璃窗內繪製動物、植物的標本圖樣。
「科學繪圖相當精密,先素描,再用零點二五mm的針筆、沾水筆上墨,即使現在照相技術發達,科學繪圖還是有照片其無可取代的重要性。」劉德祥指出,科學繪圖出來維妙維肖的動物、植物標本圖樣,最後會放在展示看板上。
彭瑄玉強調,要用針筆、粉彩「點、畫」出動物皮膚的光澤,需要長時間揣摩。楊雪華經常被有繪畫底子的民眾問「怎麼畫出骨骼的生命力?」
她們兩人皆表示,「科學繪圖步驟聽來簡單,下筆很難,不論畫植物纖毛、動物皮毛光澤,要呈現出牠們原本的柔軟剛硬,得下功夫,不過『用心觀察』是唯一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