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春風和煦滿「常山」,「芍藥」「天麻」及「牡丹」;「遠志」去尋「四君子」,「當歸」何必向「澤蘭」。
夏:端陽「半夏」五月天,「葛蒲」製酒樂豐年;庭前嬌女「紅娘子」,笑與「檳榔」同采「蓮」。
秋:秋「菊」開花遍「地黃」,一回雨露一「茴香」;扶童去取「國公酒」,醉到「天南星」大光。
冬:冬來無處可「防風」,「白芷」「糊桑」一樣通;待到雪消「陽起石」,門戶互懸「白頭翁」。
四季詩中,其中「春」含常山、芍藥、天麻、牡丹、遠志、四君子、當歸、澤蘭八味中藥;「夏」含半夏、葛(根)、蒲(黃)、紅娘子、檳榔、蓮(子)六味中藥;「秋」含菊(花)、地黃、茴香、國公酒、天南星五味中藥;「冬」含防風、白芷、糊桑、陽起石、白頭翁五味中藥。
全詩共嵌入廿四味中藥名,生動描繪春、夏、秋、冬四季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