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八月二十九日,卡翠納颶風襲擊美國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對「爵士之都」紐奧良市等地造成毀滅性的傷害,轉眼屆滿周年。當時逃離的難民,至少二十五萬人有心理創傷、財力困窘等問題,已在他鄉落地生根,無意重返故園。
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環境研究機構「地球政策研究所」最近發表上述調查結果,並將這些人定位為全球首批「氣候難民」,並預測隨著海平面上升、颶風威力日增、企業保險成本攀高,民眾將會愈來愈往內陸遷徙。
由於全球暖化使冰河、冰層融化,海平面上升,科學家早已對低海拔島國提出警報,不料氣候變化導致人類首度大遷徙,竟然出現在世界最富強的美利堅濱海大城。同樣位於颱風路線上、地勢低漥的人口集中區,必須記取教訓,嚴加戒備。
絲路上的樓蘭等昌盛古國,因水源枯竭而遷地為良,故園任由風沙掩埋,這是天意。近代人口激增,填海造陸與天爭地,濫伐濫墾超限利用,消耗能源不知節制,大量排放溫室氣體,招來天譴和大地反撲,看似天災,實係人禍。
如中國大陸華北和西部以及非洲奈及利亞、肯亞等國,因為過度放牧,早已成為不毛之地,數百萬人離鄉背井。受土石流威脅的台灣山區部落已有遷村之議。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假如我們不趕快學會善待地球,我們將會面對越來越多的「氣候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