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對於現代學子中文書信撰寫能力日益下滑,家長也有同感。現任雲林縣家長關心教育發展協會籌備會主任林銘信表示,在電訊傳播科技日新月異下,學生動筆手寫書信的機會愈來愈少,就連父母自己也不見得有時間好好坐下來提筆寫一封信。
就如同「文化」是從日常生活中慢慢積累而成的道理一樣,他建議,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可以從學校、家庭、社會多管齊下。以學校來說,老師可以將書信撰寫融入家庭作業中,讓學生可以提筆寫封信給老師、同學或是家人、朋友,訴說自己心中想說的話。
若以家庭為例,則可多利用成員生日當天,透過書信表達祝福之意,像是孩子可以在祖父母、爸爸媽媽生日時寫一封感謝信來傳情達意,而父母同樣也可以在孩子生日那天為他們寫封信,藉此建立親子間的書寫溝通文化,讓手寫文字拉近彼此的距離。
不過,林銘信也強調,要把書信寫得有條有理,除了格式要正確無誤外,豐富多元的語彙運用與文字流暢度,亦是一封好書信不可或缺之處。對此,也有家長建議,教育當局可以邀請專家學者來編撰與書信有關的上課教材,多方收集名人家書、親子書信等佳文來作為範文,供學生閱讀,並增加學生動筆寫信的練習機會,讓學生從多閱讀的過程中,一步一腳印寫出文情並茂的好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