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根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調查發現,從初次月經來潮到第一次踏進診間,國內女性平均有十年婦產科「空窗期」,錯誤認知更叫人咋舌,一名三十四歲金融業美女,外型高 ,二十年沒來月經都不以為意,直到一次外陰部搔癢就醫,才被醫師發現體內沒卵巢和子宮,卻有不明顯的男性睪丸,手術後「他」真正成為女兒身。
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副祕書長、台北市立聯醫婦幼院區婦產科主任林姿吟說,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網路調查三百多名十五至二十歲青少女發現,找婦產科醫師治療的比例不到二成。甚至有四成青少女根本不在乎,認為症狀自行會好或不知如何處理,從平均十二歲開始有初經,到第一次看婦產科的二十一歲,其中存在近十年「空窗期」健康沒人照護。
怕被當成孕婦、醫師會內診、吃藥會傷身,是台灣青少女不愛看婦產科的三大原因;而找中醫調整體質、忍耐、上網或從朋友處找偏方,則是台灣青少女自力救濟首選。
強忍經痛是最常見的錯誤,林姿吟說,很多女性誤信偏方,以為吃巧克力、喝黑糖茶、紅豆湯有效,其實若是原發性經痛,一般會隨著年齡增長減緩,約二十歲後就能擺脫經痛問題,期間若疼痛影響生活品質,可服用止痛藥、避孕藥或熱敷紓緩,吃巧克力一點幫助都沒有。
反之,如果愈來愈痛,且月經量變多,婦產科醫師提醒,多有其他病理性原因,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等,需要就醫靠手術和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