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台灣城市的活力在哪兒?說來叫人難以置信,一向被視為城市頭頂上「癩痢頭」、「狗皮膏藥」的毒瘤─頂樓加蓋,卻是劉國滄眼中,台灣最富活力的城市景觀,只要丟開千篇一律的鐵皮屋與鐵窗,換個好材料,一棟棟像從原本房子上長出來的小木屋,各據山頭,飄浮在半空中,豈不美哉,他問,誰還會再嫌這裡的房子好醜
正是這對本土人文的關懷,看出別人所看不見的城市,劉國滄,台灣唯一同時參與過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兩項國際大展的建築設計人,備受矚目。
成大建築系畢業,十年前在台南成立「打開聯合工作室」迄今,劉國滄最為人知曉的作品,是被當地人暱稱為「台南三寶」的藍晒圖、安平樹屋和佳佳西市場旅店,廢墟、老屋、舊公寓,在他手裡,通通有了新生命,人氣也回來了。
「有心改變,再差的環境都可以變好!」擅長為沒有救的公共空間注入新生命,脫胎換骨,恢復居民活動和經濟活動,二○○五年起,年年為台灣燈會設計會場的劉國滄,全台跑透透,看似偏好公共空間領域,其實背後動機單純得幾近天真。
他認為,若有好的公共空間讓大家實際體驗什麼叫美,或許人們回家之後,也會開始思考,開始問自己「我的家、每天居住的環境能否也如此?」不只是關心房價漲多少、空間夠不夠用,多一點美感,建築就是藝術。
身為設計大展當代設計聯展策展人,劉國滄說,台灣設計人的創造力,備受國際肯定,全因受國外設計教育之餘,懂得回頭重視本土文化、傳統工法,從中表現新意,這華人圈中最強烈的土地關懷意識,正是讓世界認識台灣設計師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