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e化 掌握黃金救治期

陳瑞娟 |2006.08.25
785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救治傷病患分秒必爭,在救護車運送到醫院的途中,若能馬上搶救、處置,可為病患掌握更多黃金救治期。衛生署與工研院合作開發的e化救護車,透過救護車上的模組化系統,將影音及生命徵象信號,傳送給醫師,由醫
師透過訊號下達即時處置措施,也進行到院前的準備。

衛生署醫事處處長薛瑞元指出,此套系統應會在偏遠地區發揮最大功能,九月起在十二縣市進行示範訓練,九六年開始陸續運用於緊急醫療資源缺乏地區。

「e化救護車模組化系統」結合量測、通訊網路、電信服務、資訊應用、緊急救難等多元技術,尺寸精巧,重量僅三點四公斤。系統包括可攜式生理監視器、網路攝影機、數位相機、藍芽無線耳機麥克風、GPS接收系統,第三代手機通訊系統(WCDMA)、無線通訊網卡、無線辨識系統(RFID)等,具備資訊蒐集與傳輸功能。

新竹馬偕醫院急診醫學科主任醫師蔡維謀表示,例如心肌梗塞、心室顫動病患,須即時給予電擊,救護技術員雖知如何電擊,但無法判斷何時需要電擊,有了這套系統,醫師即可透過影像下達執行指令,也可了解救護員做得好不好。

「e化救護車模組」即日起也展開命名活動,一旦獲選有機會獲得新台幣五千元,民眾可上網站www.cms.itri.org.tw查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