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曦中的農莊一隅」 一八六三年 粉彩畫紙31.8×43.2cm
巴黎羅浮宮美術館藏
晨曦才露,農婦已忙著餵食家禽,一天的田園生活早已開啟序幕;農婦的眼睛從微光中探索,一聲仿禽的咯叫聲,打破沉寂的莊園境內,太陽開始現出擎巨的光芒,灑在房舍和房舍周邊方幅的草地,雞群、鴨群和鵝群相繼用完早餐,喧嘩的嬉戲聲配合著輝盛的陽光,奏出溫馨熱鬧的莊園交響曲。
一幅看來凡常又不起眼的田莊晨景,在米勒的筆下活現一種有情人類和無情萬物和諧親睦無私與大愛的勝境,無怪乎,米勒被稱為西洋繪畫史上最偉大的田園畫家。
再看看他的彩繪用色,米勒使用粉彩筆,長短筆觸交互運用,千萬條將細線小心地並置或堆疊在一起,色彩從暖色調的紅和紅橙色,逐次向橙、橙黃,黃及黃綠色漸層交接,並勻稱地散布在早已好安排的黑色及灰色鉛筆所經營出的草稿線框之上。
米勒如女性般纖細而靈巧的手指在畫面上一點一畫的塗上、舖上,從左上方明淨帶淡薄橙藍的天空,襯托出剛被陽光熱氣所蒸發,微帶一絲甜美睡意的樹叢坪草,米勒使用幅射狀半扭曲的線條的走向,在深黑色的陰影背光處,向著堵石、圍徑和茅舍、瓦屋,和莊園池水、草地放射開來,陽光在農婦的身上、頭巾、裙褲停留最久。
米勒復又施以重彩,一組紅、白、藍三色相間如同法國國旗的農婦彩妝三部曲耀然紙上;白絨絨的鵝毛和農婦的白色頭巾相輝映;莊園茅舍屋頂的橙紅麥桿和農婦的紅色夾心相輝映;屋舍後左角的草木淺絳乏藍和薄霧的晴藍天色相輝映,這是西洋繪畫史上,第一個將只有在宗教聖神畫裡歌誦上帝和偉大的聖神才能見到的光和色彩,移到描述平民百姓的畫裡;這是西洋繪畫史上第一次出現「人神同格」,「凡聖一體」的畫家。
米勒畫這張不起眼的凡常的「晨曦中的農莊一隅」,時間是在他平靜的四十九歲,他用的是普通小朋友常用的粉彩筆,和廉價的粉彩紙,是他悲憫和大愛的心,將常景化為殊境,將當下瞬速化為不變的恆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