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肘脫臼亂喬 拖久恐韌帶斷裂

陳鈞凱 |2011.09.28
4621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一般人常以為肩關節、肘關節脫臼,只要貼塊痠痛貼布,把脫臼的關節推回去就行,台北中山醫院骨科醫師楊卿潔提醒,關節表面或許恢復原位,但周遭韌帶卻可能仍處於不穩定狀態,拖久韌帶可能斷裂,得手術重建,台灣之光、旅美職棒投手郭泓志就是典型受害者。

二十七歲林先生,從國小三年級開始打棒球,大學時發現投球球速變慢,連手肘也無法自由行動,就醫檢查發現,手臂內側肘關節韌帶因為長期過勞斷裂,雖然手術重建後,恢復正常活動力,但從此中斷職業棒球夢,只在周末業餘玩票。

楊卿潔表示,手肘關節受傷是骨科臨床最常見的問題,遠比肩關節多,好發於運動員、搬運工及體操選手等職業,成因多由於長期做些對關節產生高度壓力或張力的姿勢,日久關節受傷軟骨脫落而積留於關節,導致磨損病變,無法自由伸展及舉手,行動「卡卡」的。

一般人眼中的小毛病,拖久可能造成終身遺憾,旅美左投郭泓志就因為手肘經年累月使用過度,韌帶斷裂,前後接受四次重建手術;昔日職棒好手「金臂人」黃平洋也有同樣問題。

很多病人一拖就是二、三年,楊卿潔說,等到關節活動時發出異音、無法正常伸展或做伏地挺身等動作時,往往為時已晚,必須接受手術治療,用掌長肌或大腿後肌的肌腱來修補受傷的部位,術後石膏固定四至六周,一般而言,三至六個月即可恢復正常工作;至於運動選手大約經過治療九至十個月後,可以從事投擲練習,但想上場比賽至少要花一年時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