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林品詩 羅門的〈流浪人〉

喬林 |2011.09.26
7717觀看次
字級


被海的遼闊整得好累的一條船在港裡

他用燈栓自己的影子在咖啡桌的旁邊

那是他隨身帶的一條動物

除了牠 安娜近得比什麼都遠



椅子與他坐成它與椅子

坐到長短針指出酒是一種路

空酒瓶是一座荒島

他向樓梯取回鞋聲

帶著隨身帶的那條動物

讓整條街只在他的腳下走著

一顆星也在很遠很遠裏

帶著天空走



明天當第一扇百葉窗

將太陽拉成一把梯子

他不知往上走還是往下走

——選自張默編《感月吟風多少事——現代百家詩選》



羅門(一九二八年–)一九四九年二十一歲隨所就學的「筧橋空軍飛行學校」遷台,次年因腿傷停飛考進民航局任職。一九五五年與女詩人蓉子結婚,當時倆人在台灣詩壇都已有名聲,故一時成為美談。羅門為台灣詩壇至今為止最努力於時代哲學、藝術美學思考的詩人,已著有詩集十餘冊及五本論文集,詩與理論兩者互為呼應,都涉及現代化、後現代化、都市化、全球化、科技進步等人的處境,以及藝術美學在其間適應性的參與變異等等課題。

自古以來的同一物象,會隨著詩人的生在環境及思想與覺知的進化,有著不同的意象生成,意象的組合,完成詩人要讓讀者感受的知識與體悟的意境。因此,詩的貼近當下詩人的境況,常與詩人對人存在的探究,以及要與之相匹配的美學的開發,有著極大的關聯,羅門的詩便是如此。再者,他的藝術美學是全方位的,涵蓋詩、畫、雕塑、裝置藝術與音樂,因此,甚多名畫家的展覽說帖都請其為文,畫冊也請其為序,其居家所製作布置成的「燈屋」,更是名聞藝文界。

羅門約在三十歲後,其對時代哲學與藝術美學的思考已呈激進,也因領域的深廣,為能容納其宏大精深的思想,而致其詩行也因之多行。本文考慮篇幅,因此選其早期較少行的詩作「流浪人」,唯其已具風格。

詩的第一行「被海的遼闊整得好累的一條船在港裡」,從詞語的表層意義看,其不在之後對流浪人的敘述之列,但作者以此拼貼標誌出場景的定位,其一是,一個已流浪很遠很久的流浪人,歇坐在咖啡桌邊的椅子上;其二是,他歇坐的店家是緊臨海邊,可以觀海,可以遠眺天際。接著以下各詩行才是聚焦在流浪人的身上。

流浪人是孤獨的,唯一為伴的就是自己的影子,如是「那是他隨身帶的一條動物」,在筆者的閱讀心裡,那動物就是流浪人虛擬的狗,唯有狗會對主人寸步不離的乖順與貼心。但有了光才有影子(狗)的存有,這時是夜晚,只有燈光才能顯現狗的存有,因此「他用燈栓自己的影子在咖啡桌的旁邊」,怕失去影子,因為「除了牠 安娜近得比什麼都遠」,讓他無法忘懷的戀人安娜時時映現在眼前,但她卻在比什麼都遠的地方,現在能在孤獨的身邊為伴的只有自己的影子。

第二節,「椅子與他」坐成「它與椅子」,不自覺的「他」也成了物的「它」的「椅子」。直到時鐘或著手表的「長短針」喚出喝酒吧!他才找回意識,然而一瓶一瓶的喝,但在他心的視覺裡空酒瓶已堆成「一座荒島」。於是他決定到街上去走走,從剛才寄宿的樓上下來的「樓梯取回鞋聲」,貼回鞋底,「帶著隨身帶的那條動物」上街,然而在茫然無意識中,卻錯位的「讓整條街只在他的腳下走著」,而不是他走在街上。兩邊的街景是一片虛無,他只看到「一顆星也在很遠很遠裡/ 帶著天空走」。那不是錯覺,而是茫然中的真像,老天要被帶往何方?以後還會有老天嗎?

第三節,「明天當第一扇百葉窗/將太陽拉成一把梯子」,陽光從百葉窗葉片間隙投射在牆上的光線成為一個個梯階,做為毫無目的地的流浪人的「他不知往上走還是往下走」。

整首詩的進行,是一不安定的許多形像元素的追逐,與形象元素變異的過程,如人的「他」坐成物的「它」;如用「燈」來「栓」流浪人的影子;如向「樓梯」取回「鞋聲」……等等。形象元素無限變化的交替以及斷、續連接的系統結構,催生了這首詩裡一波一波蒙太奇堆積出湧起浪般的張力,因而也厚重了孤寂與空無的詩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