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紀念館系列(五)護生圖(48) 無聲的感謝

文/林少雯 圖/豐子愷、豐一吟、佛光緣美術館提供 |2011.09.22
2181觀看次
字級

蘇長公曰:予自出獄後,遂不殺一物。有餉蟹蛤者,即放江中,便令不活,亦愈於烹煎。蓋自己得出患難,不異雞鴨等脫庖廚。不忍以口腹故,使有生之類受無量恐怖耳。——人譜

〈無聲的感謝〉是幅放生圖,但畫中男子蘇長公放生行為的背後,有一個生死交關的感人故事。蘇長公就是詩詞書畫樣樣精通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他是宋朝當朝大臣,因不滿新法以及在詩中對朝臣暗藏譏刺等政治事件而入獄,即有名的「烏台詩案」。

蘇軾被逮捕,自料死罪難逃,於是暗藏金丹預備自盡,終未能成。此案件牽連七十餘人,曾鞏、李清臣、張方平、黃庭堅、范縝、司馬光等二十九人亦遭受處分,後因太皇太后曹氏以及王安石等人出面力挽,讓蘇軾終免一死,貶謫為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

蘇軾死裡逃生後心中常起悲憫之情。「予自出獄後,遂不殺一物。」 因為他深切感受入獄的身心痛苦和生死難卜的煎熬,更認識自由和生命的可貴。

自此「有餉蟹蛤者,即放江中,便令不活,亦愈於烹煎。」這是多麼慈悲的想法!他心知這些蟹蛤放回江中不一定能活,但同樣是死,死在江中總勝過被人拿去熱鍋裡烹煎。

蘇軾入獄後還能生還出獄,這種感受「不異雞鴨等脫庖廚」,這是感同身受和同理心而生出的悲憫。看到被捕的蟹蛤,蘇軾不由地想到自己,更不忍心以其飽口腹之欲,而讓牠們遭逢「無量恐怖」。其悲憫之心不言而喻,將心比心,讓眾生免於恐懼,是布施中最極致的「無畏施」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