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戈兵革鬥未止,
鳳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為縱此樂,
暴殄天物聖所哀。
——唐 杜甫詩
此圖描寫的是一對天真浪漫的小兒女,於百花盛開、蝴蝶翩翩飛舞的春日,在郊野追逐與嬉戲;他們在如茵的碧草上,與蟋蟀玩遊戲;在如錦的花海中飛撲蝴蝶。
圖中所繪的景象,為孩童歡樂嬉春圖,是日常生活中所常見,一般人都覺得這些遊戲是孩子們理所當然的玩樂,亦是每個孩子童年生活的甜美回憶。但是,孩子莽撞奔跑,和用力拍打的動作,難免會傷害動物,甚至讓無辜的動物因此喪命。
以佛法的觀點來看,這種遊戲會造成無心的殺生,有違護生精神亦有失慈悲。人們應該以慈悲之心愛護萬物,小孩因為無知,加上好奇心和頑皮好動,經常將捕殺蝴蝶、翻搗蜂窩、捉蟬、捕蜻蜓、抓金龜子、天牛等小動物當成遊戲,尤其鄉下孩童,生長於大自然間,許多生物成為他們活生生的玩具。
大人看見這種行為,要及時制止,並告知孩童這樣做會損傷動物的性命,如同別人捉你當玩具,殘害你,扯斷手腳等都是不好的行為,如此的教育才不會養成孩童嗜殺的習性;並趁機教導孩子愛惜生命,長養慈心。
詩人杜甫的這首詩,也在告誡人們放縱孩童這種行為而不加制止,暴殄天物損傷性命,是多麼令人悲哀的事。這樣的殺生,不僅引來生生世世的冤冤相報,且是世上干戈兵革的永無休止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