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第六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十七日在大陸重慶開幕,六百多位來自全球的華文媒體總編輯、負責人、專家,以及部分大陸官員共聚一堂,今年的論壇主題是「國際話語體系中的海外華文媒體」。
「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是第十一年,與會的傳媒人對論壇第二個十年有所期許。華文媒體從業者聯誼會副理事長喻衛東表示,未來論壇可以選擇不定時在海外舉辦,同時邀請當地的政要和主流媒體參與,這樣可以擴大在海外主流社會的影響。中國國務院僑辦副主任趙陽則建議,將世界華文媒體合作聯盟相關事務放入議程討論,像如何打開市場、如何影響主流社會、如何合作共贏等,大家共謀發展之道。
對今年的主題,在論壇上,爭奪話語權並非媒體領軍者所思所想的主體。在他們看來,遍布全球的華文媒體不僅僅是媒體,更是一扇扇中華文化的窗口,增進了中外文化間的理解與融合。
「目前西方傳媒依然處於強勢地位,而華文媒體努力發展,並不是謀求新的話語霸權,而是要增強平等對話與交流,為受眾提供一種可供選擇的聲音。」中國新聞社社長劉北憲認為,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文化交流日益頻繁,蘊含對抗意識的「文明衝突論」已經不再適合今天的世界,而應改之為「文化融合論」。
加拿大《環球華報》社長張雁指出,人們期盼著不同文化之間增加相互理解和寬容,華文傳媒在這種多元文化中具有橋梁的作用。
旅居西班牙二十多年的《歐華報》總編輯陶辛夷認為,傳播和弘揚中華文化,應有對話和交流。因此,《歐華報》積極組織各種中文、西語文化活動,圍繞中國的焦點問題,舉辦各類西語論壇和訪談等。她認為,華文媒體能夠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發揮「民間特使」的獨特作用。
華文媒體增進華人社區與其他族裔的溝通交往,成為凝聚華人社會、表達華社意見的首要話語平台,凝聚了華人移民力量,並且受到當地主流社會的重視。在美國,二○一二年總統大選熱門候選人明確表示希望得到華文媒體集團的支持,就是一例。
一直致力於提升華文傳媒全球話語權的鳳凰衛視行政總裁劉長樂說,在他看來,華文媒體的使命就是始終堅守文化,向世界展示一個開放、包容、誠信、進取的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