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愛霖 |2011.09.14
1103觀看次
字級

我從小就是一個飯桶。

媽媽頂恨我在「吃到飽」的店裡吃白飯,三兩下子把肚子填飽,實在是暴殄天物。喝喜酒時不論桌上有什麼好菜,我總是想:「這時來碗白飯有多好!」

吃夜市也念念不忘白飯,吃完甜不辣,望著盤底留下的甜辣醬,心頭總縈迴著:「這醬汁實在下飯,打包回家,能配上好幾碗白飯。」想多了,居然心想事成。

近來小吃攤別出心裁,常在盤子外,套上一個塑膠袋,袋子用過即丟,比保麗龍環保,又比紙碗牢靠。我就地取材,用塑膠袋將醬汁打包,這種行為在過去必遭人訕笑,現在則視為惜福、環保,此一時、彼一時,實在天助我也!

我對白飯很隨和,不論是陳年的、夾沙的、半生不熟的,來者不拒。對於飯碗,就比較講究一點。三十多年前,我家買了第一台冰箱,隨機附贈磁碗一打。多年來,我用它盛稀飯,想吃甜粥時加甘蔗汁,欲食鹹粥時添加沙茶,去年最後一只「贈品碗」壽終正寢,我便改用另一只「古早碗」。

這是一只用料極厚、擲地有聲的碗,它曾經盛裝父親的腳尾飯,喪禮過後,被我占為己有,成為日用的「愛心碗」。我曾不慎將它摔落地面兩次,碗緣缺了一角,碗面也形成了冰裂紋,看來岌岌可危,仍舊能盛滿滿一碗飯,澆上打包回來的醬汁,溫暖我胃,也溫暖我心。

人生在世有這麼一只碗,那怕是茶泡飯,也能飽餐滿滿的幸福。 ?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