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呀,飛呀,看那紅色蜻蜓飛在藍色天空,遊戲在風中不斷追逐牠的夢。天空是永恆的家,大地就是牠的王國,飛翔是生活…」聽著這熟悉的歌詞,哼著動聽的旋律,這就是讓很多人回到童真年代的小虎隊的成名歌曲《紅蜻蜓》。

但就像歌詞裡唱的「紅色的蜻蜓曾幾何時,也在我的歲月慢慢不見了。」現在想要捕捉到蜻蜓的美麗身影,真的愈來愈困難了。
研究發現,在台灣已知的一百五十四種蜻蜓中,一些偏好涼爽環境的蜻蜓在氣候暖化下,不得不往高海拔山區移動,但部分無法在高海拔處找到合適棲地的蜻蜓則逐漸消失。
除了氣候變遷是造成蜻蜓數量銳減的主要原因外,人為的棲地破壞更加劇蜻蜓的消失速度。由於蜻蜓屬於自然界食物鏈中的高階捕食者,以蚊子等小昆蟲為食,如果蜻蜓減少,就會導致這些對人體有害的昆蟲數量上升,不但會造成食物鏈的不穩定,更對人類的健康產生重大威脅。
飛翔吧,紅蜻蜓,只要還給牠藍色的天空、潔淨的大地,我們就不會只在歌曲中回味這美好的夢。
附圖是一隻霜白蜻蜓,真是頗富詩意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