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量
白米種類繁多,每一種米的含水量不同,若是加入不同雜糧時變化更多。一般白飯和水的比例為一比一,但用來炒飯所煮的飯,所需水量應比單純煮白飯的水少一成至兩成,因為若水份過高,會失去炒飯時的鍋爆香味,且因濕氣重又無法呈現粒粒分明的狀態。
浸泡
市面上的白米品牌不一,為了烹調更容易,洗米換好洗水後,應先將白米浸泡卅分鐘,如添加雜糧則時間須再拉長,冬天浸泡的時間應再拉長十五分鐘,讓米心濕潤,煮出來的飯才會內外軟硬度相同。如果時間來不及,可浸泡溫水中,讓米粒吸水的速度更快,效果是一樣的。
燜煮
煮好的電鍋飯在開關跳起後,需要再燜十至十五分鐘,才不會有多餘的水份,且燜過後,更能讓上下米粒軟硬度相同,如米量太多,往往上層的米飯會比較硬,可在開關跳起後將上下米飯攪拌均勻,再續燜廿至卅分鐘,讓飯粒再吸收多餘的水份,同時拌入少許的沙拉油,會讓飯粒更飽滿且有彈性和亮麗的光澤。
放涼
煮好的白飯燜過後雖然水份降低,不過還是會有剩下的蒸氣,此時可用飯杓攪拌,讓米飯充份的散發熱氣,待涼後才適合做炒飯。
隔夜飯
冷藏一夜的白飯用來炒飯會比較好吃,因為水氣蒸發使米粒乾燥而結實,炒出來粒粒分明且香Q,吃起來香氣四溢、口感佳。
(本專欄每周一、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