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過去這一周的紐約,先是地震來襲,然後是強烈颶風,數十萬人撤離、地鐵停駛、百老匯關門,別說觀光客掃興,連老紐約都不禁大嘆「這不是我認識的紐約」。
當「艾琳」確定將成為二十五年來首度侵襲紐約的颶風時,紐約市政府與居民戒慎恐懼,程度之嚴重,連網球天后夏拉波娃都直呼「有點太誇張了」。
從二十六日白天開始,包括華爾街所在地的曼哈頓下城在內的低窪地區,已經有三十七萬人被要求撤離;地鐵、公車與聯外的火車、飛機也從二十七日中午全面停駛;這個周末所有戶外活動暫停不說,連百老匯表演也宣告取消。
二十七日一整天,紐約雖偶有雨勢,但時間都不長,天氣還算舒適,也因此,紐約市長彭博是否決策過當引發質疑,特別是公共交通系統關閉一事,對於紐約這個擁有自有汽車家庭數不到一半的城市來說,沒有大眾交通工具,等於是斷了腿。不過,彭博仍斬釘截鐵地為決策背書,表示人命是禁不起考驗的。
沒了大眾交通工具、沒了百老匯,觀光客也不想待了。趕在中午地鐵停駛前趕赴機場的兩名加拿大觀光客就說,與其待在飯店裡無所事事,不如先到機場去排候補,搞不好還能早點回家。
二次大戰後第一個大地震、二十五年來首度颶風侵襲、紐約史上第一次大撤離、生平第一次地鐵與公車全面停駛,連一輩子住在紐約六十二歲的馬雅都搖頭說,「這不是我認識的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