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電影-- 童話人物般的《命運化妝師》

黃子安 |2011.08.27
2034觀看次
字級

原本設計複雜的劇情,因抽象浪漫的氣氛,有如樂曲似的歌詠,在情緒直接濃烈之下,讓觀眾很容易跟著故事的感情起伏,融入電影的情節中。

敏秀是一個大體化妝師,她遇到的大體,是她的高中老師陳庭(隋棠飾)。由於過去曾經和陳庭有一段同志戀情,敏秀當時被校方發現師生戀,甚至被要求轉校。沒想到多年後,再次遇見陳庭,竟然是在自己的「工作」,敏秀內心五味雜陳。

而對陳庭現任的丈夫而言,妻子是看診時認識的病人,聶醫師(吳中天飾)對於自己的妻子沒有太多的認識,遂想從曾為學生的敏秀身上多得知妻子當年的事情,而敏秀也想藉對聶醫師的細述,來捕捉這幾年老師的變化,這兩個人,形成了一個和諧的悲傷小組合。

但這個小組合卻被前刑警詠明(張睿家飾)給破壞了。詠明因為之前值勤時衝動,害得自己的同僚因公殉職,自己也被警隊停職,從那之後他就一直期望能破件大案子,風風光光地回到警隊。

詠明一直認為聶醫師精神狀況不太正常,也知道陳庭就是之前聶醫師的病人,自覺聶醫師與陳庭關係不正常,因此,前刑警藉機接近化妝師,想要透過敏秀和聶醫師接觸的機會,搜查到一點蛛絲馬跡。

自我逃避情結的三個人物

在一場夜店的戲中,詠明帶著敏秀去抓嗑藥的聶醫生,不巧遇到警方臨檢,藥頭帶著聶醫生從後門逃走。詠明不甘心地帶著敏秀追出去,敏秀卻在中途反過來對他曉以大義,斥責他大可以抓醫生嗑藥,卻不該因此牽連他可能殺了自己的妻子。

而這一切,都只是因為聶醫生正是負責評估詠明心理狀態,適不適合回警隊的醫生。詠明想抓到他評估人的小辮子,讓他可以忘記當初自己害死同僚的事件。

當故事的主題達到高潮,「每個人都需要有自我逃避的方法啊!」敏秀如是說。儘管嗑藥看來不是正當的方式,但是敏秀理解這個狀況,也理解詠明想要逃避自己過往職務上的錯誤,但對化妝師自己來說,她的逃避卻是更隱藏、更細緻,甚至是更綿長的。

流連逃避於生死之間

本片很用心著墨敏秀還是學生、陳庭還是音樂老師的時候,她們兩個人浪漫的邂逅。後來出社會的敏秀,無論面對同業的競爭、沉痛的家屬或是同事的追求,她要不視而不見,要不以拖待變,彷彿這一切都跟她沒有關係。

有一次,敏秀的學徒跟同業的競爭化妝師(楊淇飾)激烈衝突,學徒控訴同業趁敏秀不在時偷竊她的化妝品,敏秀也只是冷淡地把自己的學徒支開,雖然她明知同業的確手腳不乾淨。

敏秀不太跟活人說話,卻會想像自己在跟停屍上陌生的大體閒聊,這或許是一種更深沉的自我逃避。她好像活在一個和旁人完全不同的世界,雖生猶死、雖死猶生。

坦誠面對生死課題的底蘊

片中詩歌般的氛圍、呢喃似的台詞以及寫意的燈光,把三個主要角色各自想要自我逃避的情節,像是童話角色般純粹的展現出來。雖在簡約的劇情下,電影的節奏略嫌緩慢,但仍不失是能讓人面對生死課題的好片。

懸疑的情節安排、濃烈的情緒,讓觀眾很快就進入電影的起伏當中;生離死別雖為必然,但人人卻都有一塊自己心裡的問題想要逃避、不願面對。

本片高舉殯葬事業的主題,讓觀眾一進戲院就不得不近距離接觸這個課題,然而又能用情緒渲染手法,讓人感受劇中的情節變化,不直接翻攪送別至親的情緒。

本片用三個主要角色的自我逃避,來與生死課題遙相呼應;尤其是敏秀的自我逃避,竟是掉入死者的世界而不以為怪,與一般人談及死亡唯恐避之不及,形成強烈對比。如此別出心裁的設計,成為家人間討論、互相了解死亡課題極佳的材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