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都知道貓愛乾淨,不僅自己會到貓砂的盆子上廁所,隨時理毛整裝,更絕的是,必定照三餐「理毛、淨身」各一遍。

我家的貓都領養自流浪貓,迎接他們的那天,家裡早已準備好貓的清潔用具,如貓專用沐浴乳、各種功能的梳子、粗細不一的棉花棒、大毛巾、吹風機等。除非身體有恙,否則我都會先抱到浴室,幫牠們洗澡,檢查身上有無跳蚤或傷口。這算是貓入籍我家的儀式吧。
以梳毛代替洗澡
此後,我每天早晚一定給貓做全身按摩,並且仔細的梳頭理毛,藉此撫摸之時,觀察貓的健康狀態,從五官、皮毛、肌肉、骨骼、四肢,乃至從互動時留意貓的反應,瞭解貓的情緒、神采等等,日日如此。
貓很樂意且期待著與人的這種親密接觸;但最重要的是,我家貓此後便不必再遭受洗澡之壓力,飼主也免除了面對貓掙扎的不捨與辛苦。當然,這個前提是,足不出戶的室內貓才可能,且我家的貓都是短毛土貓,梳理與清潔都容易,若是「長毛貓」可就無法等同視之了。
儘管我有這一套人為的清理方式,但這不會讓貓因而偷懶,減少做牠自己的功課,「理毛、淨身」不僅是貓的本能,更是貓的「儀式」,在追究這種行為之前,需要先從貓的舌頭說起。
多功能的貓舌頭
貓的舌頭表面有許多突起物,稱為舌乳頭,舔舐人類的皮膚時,好像密集的一整排「倒刺」刷過去,有如觸碰廚房磨薑汁的小工具,頓時有微微的疼痛。
這些「倒刺」是貓利用來剝取食物中依附在骨頭上的肉塊,喝水時,貓舌頭會捲成湯匙狀,也是利用倒刺的功能,讓液體完整不漏失,安全的入口。
舌頭如此靈活好用,主要因應捕獵時代的野貓生活,現代家貓都以人工飼料餵養,咬骨剔肉的機會不再,貓舌的功能雖逐漸遞減,但是,幾千年來,貓是所有家畜中,唯一沒有完全被人類所馴化的動物,貓的「淨身儀式」依然是貓文化中,讓人嘆為觀止的美學。
貓的淨身全靠舌頭上那些粗糙的「倒刺」,一根根的倒刺,就像梳齒,也就是貓擁有一把可柔軟可堅硬的魔幻梳子,當它理毛時,可深入皮膚,掃除脫落的皮屑、毛髮,順便帶走沾附在毛間的灰塵、髒物。(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