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昨天是「八二三炮戰」五十三周年紀念日,馬英九總統在金門主持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和平祈福日活動時表示,期盼透過和平祈福敲鐘,把戰爭帶來的疤痕,轉變為和平的鐘聲,讓全世界都聽到。此外,馬總統也說,他上任後維持兩岸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以九二共識為基礎,改善兩岸關係,相關政策若被推翻,「對兩岸會有很大衝擊」。
馬總統指出,現在的金門已從過去兩軍的「殺戮戰場」,變成兩岸的「和平大道」,平均每天有三千六百人經過金門來往兩岸,每年超過一百三十萬人,金門已成兩岸小三通樞紐,這是過去完全無法想像的事實。
馬總統表示,在建國一百年的今天,政府把當年的炮彈殼鑄造成和平鐘,選在遍地烽火的金門,舉行和平祈福敲鐘活動,期盼把戰爭帶來的疤痕,轉變為和平的鐘聲,讓全世界都聽到,這樣做,顯得更不平凡。
此外,馬總統回憶十一年前,台灣出現第一次政黨輪替時,當時總統陳水扁曾提出「四不一沒有」、「兩岸統合」這些主張,引起外界對兩岸和平的高度期待,但都沒有兌現。
馬總統表示,三年多前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就主張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並以「九二共識」為基礎,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至今雙方總共簽署十五項協議,兩岸關係因而蓬勃發展,兩岸人民同受其利。
馬總統表示,「不統、不獨、不武」是現階段政府處理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兩岸和平剛剛起步,互信的基礎仍然脆弱,需要雙方長時間的努力;同時和平的維繫不能一廂情願,要維持精實的國防武力,這是維繫實力、促進和平的必要手段。
馬總統說,在開展兩岸關係時,永遠堅持「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在主權與尊嚴議題上從未讓步,代表現行的務實政策,可以在不犧牲台灣尊嚴與利益的同時,維持和平繁榮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