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老書櫃

陳文茜(文茜世界周報主持人) |2011.08.23
815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陳文茜文茜世界周報主持人

昨夜我在夢裡,努力地回想我童年時候的老書櫃。

老書櫃屬於祖父,像他的生命陰沉卻豐富地放在舊書房的角落。祖父長年臥病在床,長了兩撇郝柏村的眉毛,不甚親善。老書櫃有三個人大,厚厚的檜木,毛玻璃在外,裡頭堆滿了各式各樣祖父收藏的「寶物」。

我小時候總覺得這個老書櫃裡,藏匿著許多不可告人的祕密。毛毛的玻璃成功地擋住人們的視線,卻又引誘著你一探究竟。祖父嚥氣以後沒幾天,我便抱著「被詛咒的興奮」進行翻箱倒櫃的工作。

我才約莫五、六歲吧!死亡對一個小孩而言,又恐怖、又遙遠。你不確切知道它的意義,你只知道人在面對死亡時的顛狂。你看到道士、法師,所有幻想、狂亂的事物,不停地重演死亡之劇,「他死了,祖父死了、終於病死了……」。

祖父出殯那天,家人把我丟在家裡,我望著嗩吶聲走遠了,便搬了張凳子,興奮地,是的,像所有犯罪者般興奮地推著書櫃的門。起初,好像有個什麼東西卡住了,我死命地推,剛開始推不動,突然「嘩」一聲,玻璃撞上了書櫃邊板,迎面而來的是一陣霉味。

我顯然對堆得整齊成列的書冊,沒什麼興趣。我的手被古怪的動力驅策著,有陣子我覺得我在尋找人頭骨這類的可怖事物。每個密閉的木盒,都被我當成埋藏邪惡的所在,怪異的念頭一再地在骨髓裡召喚著我的思考,忽而具象化,忽而只純粹地剩下一種對邪惡降臨的企盼。

我翻完了所有的木盒,下個目標是位於玻璃門下的抽屜。這個書櫃顯然是當年福州師傅精心打造的,長了鏽斑的門釦子,帶點花邊,看起來倒像小鞦韆。雖然是著實地平鋪在檜木表面,但總覺得風吹過來,它也會像鞦韆一樣晃來晃去。抽屜只開了一半,就拉不出來了,裡頭塞滿了各式凌亂的物品。針筒、繩子、釘子、銅板、小碎布、老照片、塑膠帶、醫師處方、祖父的氣喘口罩……,還有幾根蠟燭。由於它顯然是用來裝日用品的,神祕莫測的氣氛突然間斷了,先前那種痙攣性地譫妄,突然不見了;我反而驚覺四周悄然無聲,而祖父就斷氣在我背後三步路的椅子上。

祖父死的那天,四阿姨仍舊於清晨依例打掃,只聽說她「啊!」尖叫一聲,掃把一丟,邊跑邊呼號「歐多桑死了!」祖父死的時候,四周無人,孤獨地嚥下最後一口氣。我沒看到他的臉,只在廚房時聽幫傭的人說,舌頭吐了多長、眼睛不閉目等等。

站在凳子上,我四旁圍繞著虛空,更確切地說是和虛空結合在一起的恐怖空間。我突然後悔沒有在祖父出殯前,跟著跪著痛哭,或隨著整個祭儀起立、走動、繞著火圈轉……,我想下去,離開凳子,丟下書櫃,衝出這間書房……,可是我不敢。因為這麼一來,我便得轉頭,面對祖父嚥氣的椅子。我的腳、背都逐漸扭曲了,也不知道站了多久,頭靠在原本呼喚我探究書櫃的毛玻璃上,有陣子我覺得這一切便會這樣無休無止下去……,直到人聲逐漸回來。

傅柯曾經在一九五七年發表論文,說道人類解釋「世界之謎」的方法只有一個,「一種劊子手的探索」。每次我聽到人們忿恨不平的談論歷史時,便想起祖父的書櫃,和我童年邪惡般的探索。或許書櫃裡真的埋藏了巨大的祕密,可是祕密底下也有人生平凡的片段,那些蠟燭、針筒、碎布。而每個尋訪過去的人都像劊子手,即使明知道你手中有刀,袋中有律法,心中有正義;但揮刀時刻,那種「恐怖」卻是我們心中永遠不可避免的不安。

或許人,尤其是掌握權力的政治人,不得不學習在恰到好處的時刻終止自己在歷史中的尋覓。假若歷史總是能讓你找到一些不平,那麼人只能重複著苦痛,即使你自信站穩了每個立場,你仍然不得不在某些時刻承擔劊子手的不安。

這個歷史凳子,是不該隨便站上去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