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要早唷

曹俊彥 |2011.08.21
1477觀看次
字級

繪本老頑童用彩筆跟台灣道早安!

集結老頑童曹俊彥為推廣繪本閱讀,長年走遍台灣大小城鄉時所捕捉到的瞬間。逾百幅圖繪讓人驚呼「原來台灣的早晨這麼有趣!」樸實卻滿溢想像力的文字,更讓人油然生出疼惜寶地台灣的心情。環島一周,從北到中、由南向東,隨著畫面開展,不只看到地貌流轉,我們更跟著繪本大師來了一趟隨興趣味的彩筆之旅。──編按

二次大戰的尾聲,市面上藥品嚴重缺乏,家父在終戰前因為得不到妥善的醫療,因腸炎過世。當時,我五歲。戰爭結束後,母親重新覓得教職,在當時十九歲的大哥陪同下,夜裡修習注音符號和國語,白天便現學現賣的,用政府規定的語言在女子中學教書。幸好父親和母親在日本時代為了讀古書和佛經,對漢語有些底子,所以適應得很快。

當時家裡的成員,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只有我還在學齡前。母親不忍心叫我一個人看家,便調到一個有附設幼稚園的小學,擔任五、六年級的級任和學年主任。所以六歲時,我便開始和大家一樣,得早早起床,打理自己,跟著媽媽去「上班」。每天這樣便養成了早起的習慣,就是星期天也一樣。

戰前畢業於台北商業學校的大哥,非常喜歡地理,日本老師離開台灣時,送給他許多地圖,星期天大哥就按圖索驥,帶我們在台北近郊大大小小的山裡踏青登山,所以星期天反而比平時起得更早。那時候用的背包和水壺袋,都是擅長女紅的大姊縫製的,背包裡的東西很簡單,夏天是黃瓜一粒,春天則是兩顆橘子,再準備幾個麵包當午餐。為了回程下山不要摸黑趕路,都盡量趕早班車。

戰爭結束時,我們家的經濟是從零開始的,雖然母親的教職有食物配給,大哥從日本部隊的經理兵退伍,有一點遣散費,但是從「疏開」的北投山腳搬回大稻埕,還得租屋。儘管外公相當富有,那是傳子不傳女的時代,母親和大哥只能咬牙撐下來。外婆很疼母親,有時候會批一點蜜餞,讓三姊和三哥去賣,賺一些補貼。大哥不願意我們因為拮据而有任何自卑,星期天帶我們去爬山時常常說,我們最富有,因為懂得享受這麼廣大美好的後花園。平時夜裡,只要得空還會拿一些讀物來說故事給弟弟妹妹聽。

後來,我進入師範學校就讀,三年住校的生活都是早睡早起,如軍隊一般一切按表操課,而我常常起床號還沒吹就醒來,因為已經養成習慣,時間一到,生理時鐘就會先喚醒我。畢業後到小學服務,很巧的遇到同樣「早」的學長──劉興欽,他很會安排時間,每天都早早到校,如果不當導護,就一個人躲到超安靜的教具室,除了備課,大部分時間在畫漫畫的草稿,他說早晨的時光,頭腦清楚,用來構思漫畫故事最理想。等到大夥兒都來了,教職員朝會時,他就做一些不怕吵的工作,如上墨、畫線等。

平日工作勤奮的劉興欽,星期日絕對會放下工作去玩。喜歡釣魚的他,前一天下午開始準備,星期日天微亮,就往海邊或山澗去,也都是搭頭班車或自己騎摩托車和晨光賽跑。我和他同事三年,這三年的星期日都和他一齊上山下海,所以又延續了早起的習慣,有一次我們搭公路局的班車到小格頭,到達時發現我們竟然在雲海之上,原來這兒是北宜公路的最高點,經常可以看到白雲堆積於山腰的雲海美景,所以這兒有一所小學,就叫做白雲國小,好像童話故事的名字。(節自《早安台灣 》遠流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