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義訊】中正大學機械系副教授馮國華,研發出體積比米粒還小的傳感器,可提供醫生外科手術使用,並可依需求製成任意形狀。馮國華精巧的發明,獲得今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馮國華任教於中正大學近六年,他運用微機電製程專長,研發尺寸比米粒還小、材質柔軟、具抓取能力的傳感器,因而由國科會自動化學門推薦獲得「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他說,當初會研發這項傳感器,是因為父親罹患膽結石,必須進行內視鏡手術,但手術前要先在肚子上打二、三個小洞,每個小洞直徑約一到二公分,之後再置入手術器具;他希望縮減手術傷口的大小,因此才設計出比米粒還小的傳感器。
憑國華指出,其實這種傳感器是一種微型機器人,但材質比一般機械手臂還要柔軟,可大幅降低人為碰撞所造成的傷害,未來可望運用於微型手術中。
憑國華研發的傳感器,外觀如同小夾子,除了可夾取物品之外,還能依據需求製成任意形狀,將來可望作為雷射筆、手術刀及內視鏡等的手術輔助元件。
他說,這種傳感器的運動形式,有如是人類的肌肉,能夠輔助出力,好像是人的手在抓取物品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