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羅倫斯(Florence),義大利中部城市。義文Firenze的發音,正是徐志摩所命名的翡冷翠。徒步漫遊三日,瞻仰文藝復興諸大師傑作,收穫豐富。
橘紅色的百花教堂,是翡冷翠最顯著的地標,建築師布魯內萊奇融合古希臘羅馬的神殿特色,發明雙層魚骨三角形內聚法,建築一座高五十公尺的大圓頂,頂上又有希臘小神廟和金色圓球,巍峨壯麗,是許多教堂建築的典範。教堂內彩繪許多聖經故事。一位頭戴桂冠,身穿紅袍,手執書卷的巨人,是義大利最受崇敬的詩人但丁。但丁以長篇詩歌「神曲」來表達人生歷經三階段:地獄、煉獄、天堂,闡揚人文、自由、民主的思想,是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
維琪奧宮 文藝復興泉源
位於市中心的維琪奧宮,碉樓高聳,氣象森嚴,現在是市政府,過去是麥迪奇家族府邸。此家族經營羊毛織品生意和銀行借貸業,財富稱霸全歐。富而好學,醉心藝術,成立柏拉圖學院和聖馬可圖書館,延攬學者專家,研討古希臘羅馬文明,獎勵聰明才智之士,從事建築、雕刻、繪畫,求精創新,是文藝復興運動重要的推手。
市政府前的廣場和涼廊,排滿諸名家的石雕銅塑,神話故事和英雄國王都是題材,最引人注目的是,米開朗基羅的「大衛」。大衛是用一塊高四公尺白色大理石雕成。鬈髮及肩,身材修長,肌塊突出,面若滿月,雙目凝視敵人,手握卵石,一擲必擊中敵人要害。敵軍首領哥利亞雙目被擊瞎,敵軍大潰,大衛稱王,建耶路撒冷城,千年前以色列英雄,在米氏神力鬼斧中活化了。米開朗基羅說:雕刻家的任務,就是要把桎梏在石中的巨人拯救出來。
碧堤烏菲茲 名畫滿館藏
翡冷翠兩大博物館、烏菲茲和碧堤,典藏文藝復興大師們的繪畫,舉世無匹。諸如波提且利的「春」、達文西「天使報喜」、米開朗基羅「聖家族」、拉斐爾「金翅雀聖母」、提香「抹大拉瑪利亞」、魯本斯「戰爭的恐怖」等,一次看個夠,真是過癮。達文西三幅暗藏玄機的名畫並不在收藏之列,十分遺憾!「最後晚餐」在米蘭,「安吉里戰役」從維琪奧宮蒸發,不知去向。「蒙娜麗莎」是達文西在翡冷翠花了五年功夫,為一貴婦所繪的肖像畫,卻被他攜往巴黎,現在流落在羅浮宮。
瓦沙利是米開朗基羅的得意門徒,翡冷翠藝術學院主要的創辦人。他努力蒐集這個時代,大師們的生活行誼和藝術創作過程,出版一本「傑出畫家、雕塑家、和建築師們的生平」一書,凡三卷數十萬字,是藝術史的經典之作。他設計建造了一條長達兩公里曲曲折折的「瓦沙里走廊」,把維琪奧宮、烏茲茲宮(博物館)、亞諾河上的維琪奧橋、碧堤宮、擁有許多雕像和噴泉的波波里花園,連成一氣。走廊兩壁掛滿各時代的名畫,從走廊的窗櫺可飽覽亞諾河兩岸的山光市景,是一條藝術氣息極濃厚的隧道。許多作家,諸口狄更斯、馬克吐溫、福斯特、徐志摩等文學家,都喜歡來此走廊欣賞風景尋找靈感。「窗外有藍天」、「翡冷翠」等文學名作,都是在這汲取靈感寫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