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菅芒花將吐白,從台北驅車過國道五號的「雪山隧道」,從宜蘭羅東交流下轉台七丙線,進入三星鄉後,沿途水稻田的稻草垺處處,這種都會區看不到的農田景觀,令人嚮往,不久後便到三星鄉牛鬥聚落。
到三星鄉牛鬥聚落之前,經過憲明國小,受到奇特的建築外觀所吸引,該校師生以石頭堆疊的六座石頭草垺當作校慶六十周年紀念物,從此一意象中更感受到當地的鄉土氣息。
在牛鬥找靠山
三星鄉是宜蘭縣的農業鄉,稻草垺是當地重要的地景;而憲明國小的六座石頭草垺各具意義,分別代表:感恩、惜福、知足、包容、豐收、喜悅,並安置在校園旁「天送埤文物室」的田埂邊,相當醒目。
牛鬥舊名為「牛頭」,日據以後,因土地重新清丈而改稱「牛鬥」,此處為四百二十六公尺的牛鬥山,介於雪山山脈與中央山脈的交會地帶,隸屬於宜蘭縣三星鄉。早在一八八八年(清光緒十四年),劉銘傳檄令鄭有勤鎮守牛鬥,率兵進剿泰雅族溪頭群的原住民,是宜蘭境內的古戰場之一。
從宜蘭沖積三角洲的蘭陽溪溯溪而上,到沖積平原的三角頂點處,即為「牛鬥」所在地,而聚落後方的牛鬥山是宜蘭知名的苗圃區。「牛鬥」,地名似武力剛強,但原地景很美;山不急陡,溪到此不急流,山勢緩緩連而高升;當地的聚落分散,卻有小山丘緊靠民居,如玄武之後山,彷彿三星鄉人很會在牛鬥找靠山。
蘭陽溪是宜蘭縣境內最大河川,由於大雨隨著洪水帶動大量的沖積土,形成今日蘭陽平原,在此同時,也為三角洲儲存大量的地下水,使後代子孫無用水之憂。兩岸丘陵地為蘭陽溪的河階台地,層層而高,彷彿訴說著這塊土地的生命歷史。
位於蘭陽溪右岸的牛鬥聚落中心,稱為員山村,是太平山運木鐵路重要車站之一,據當地居民說,員山村地名源於河中央有一呈圓狀的沖積島,因此而得名;而「牛鬥」之地名乃溪中有兩山脈尾伸入溪的兩岸相峙,其氣勢如兩條牛頭對頭相鬥,故名。
苗圃風光秀麗
當地民宿業者林明憶表示,大年開春如果到牛鬥,一定讓「人客」聞香而久留,因為柚子花就在此時開,因此只要柚花開,聞香者勢必下車親潤柚花香一番;此外,每逢櫻花盛開,更是讓整個村莊處於花花世界中,其中「櫻花祭」,更是每年的春季重要的人文活動。如果傍晚走訪牛鬥的員山村,村民自製的醬油香氣四溢;住在牛鬥車站旁的林姓老婦人表示,製作醬油需要一天以上的時間;而之前的準備工作如光是曬黑豆的時間就要好幾十天,等黑豆曬完後,再從清晨到午後長時間熬煮、過濾,全部過程必須一天的時間。
定居牛鬥員山村第三代的廖寶玉表示,台七丙線員山村路段,原本稱為「牛頭路」,但被硬生生的改為「泰雅路」,此舉,讓在地村民久久不能釋懷,因為「牛頭」有第一的意思,但是改成泰雅,卻失了歷史味。
牛鬥車站,位於牛鬥員山村聚落區中心,車站前方的三棵大樟樹,當地村民表示,此一老樟樹已有百年歷史,目前宜蘭縣政府列冊保護中,這可是有身分證的呢!此一老樹成為牛鬥知名的自然景觀,景觀搭配著百年的日式古建築,如入日據百年時空。
聚落後方的牛鬥山苗圃,面積約二公頃,屬於宜蘭縣政府管轄,培植的苗木以柳球及楓香樹為主,除提供樹苗造林外,並可美化環境。由於苗圃風光秀麗無比,佇立草坪,舉目瞭望,平原山野,盡入眼底,而遠眺海中的龜山島更是知名的蘭陽勝景;山下曠野蒼茫,流水潺潺,如世外桃源。
如今牛鬥地區腦筋動得快的多數農戶,已轉型從事休閒農業或民宿生意。當地居民希望政府能回復運木鐵道昔日的景觀,再造牛鬥聚落風華,並推展伐木業的人文歷史、休閒兼俱的文化觀光區,成為一個有質感的林業史園區。
產業風華見證
鄰近牛鬥的大同鄉太平山區,高一千九百五十公尺,蘊育著高產量的木材,為昔日台灣三大林場之一;殖民的日本為大量攫取台灣的自然資源,為此在深山中開闢產業運輸路線,除山中的林場流籠外,就是鐵道路線。
一九一六年(日大正五年)太平山林場開發後,為了產業運送需求,日本人在蘭陽溪的上源右岸沿線,開闢太平山運木鐵道,由於路線總長達三十六點九五公里,開路工程艱辛,遇山鑿洞,過河架橋,沿蘭陽溪右岸通到土場,寬度比目前行駛的火車還來得窄,遂有五分車之名;該鐵道於一九一八年開始動工興築,分三階段施工,第一階段興建的是土場到天送埤一段,之後由天送埤延伸到歪仔歪,最後再從歪仔歪至竹林段的興建;最後一段鐵路還是由羅東鎮民自行集資興建,為的就是爭取木材集散地於此。行經牛鬥站的太平山運木鐵路於一九七六年廢站,一九七九年將鐵路拆除。
鐵道站可說是依聚落設站,從山上起算站名依序有:土場、樂水(瑪崙)、牛鬥、清水湖、天送埤,天送埤站是可讓火車調頭的中間站,也是山地與平地的承接站;此外接續的車站有:三星(八里沙)、萬富(二萬五)、大洲、歪仔歪及竹林站等;直到一九七○年加設羅東站之後,與台鐵的客運鐵道相連,更方便疏運旅客。
太平山森林鐵道之所以結束營運,其主要因素除了太平山林場停業外,還有另一個原因是一九七八年的颱風災害,導致天送埤到土場之間的鐵道全毀,當時林務單位考量林場產業資源伐採已到了盡頭,如果再修建路基,實在不符成本,於是從第二年開始,太平山運木鐵道便走進歷史。
目前太平山森林鐵道,還可以看到天送埤、牛鬥、羅東等幾個林場及鐵道設施殘留的遺跡,由於史蹟物的留存,見證了蘭陽溪兩岸的產業風華。昔日的產業風華見證僅存點,還有太平山、仁澤、土場等地,其它尚保有林場開採機具的展示,以及轉為載客功能的三分仔車。
如果你想了解林業及太平山鐵道的歷史,位於三星鄉的憲明國小旁有一座「天送埤文物室」,這裡陳列著許多老照片,訴說著太平山林業及鐵道過往的歷史。
休閒情報:
大同鄉與三星鄉交界處的清水橋及鄰近的大同鄉玉蘭休閒茶區都是好去處,賞期一直到十一月底。如果到晚秋時節,站在清水橋上,放眼望去盡是芒花紛飛,遠處山嵐繚繞更是詩情畫意,可說是最佳的賞景地點。
此外,在大同鄉玉蘭休閒茶區的半山腰上,可以俯瞰蘭陽溪床的芒花,芒花隨風吹拂如白浪翻滾,而從觀景台遠眺,更可見看到泰雅大橋,如果天氣好時,還可遠眺龜山島在海中起浮。
松蘿、玉蘭等山坡地與三星鄉隔溪交界,隸屬大同鄉;有知名的國家自然步道直通松蘿湖,而玉蘭茶園更是宜蘭知名茶葉產區;當深秋來臨時,山丘的芒花紛飛,彷如白羊成群,滿坑滿谷,極為壯麗。等到春天來臨時,桃李花開,一片花海時,更是令人心曠神怡。
牛鬥知名的賞花季「櫻花祭」在春天,如果行經天送埤往牛鬥橋方向,兩旁盛開的櫻花,與牛鬥山的白雲相映,
當櫻花夾道相迎煞是美麗。復興村村長陳金旺說,櫻花搭襯四百六十公尺的牛鬥山腰的朵朵白雲,有如入神秘「香格里拉」世界的感覺。
交通情報:
一、從宜蘭或羅東搭台汽客運或自行開車,沿台七線往大同方向直行,過了泰雅大橋約一百公尺右轉,即可抵達玉蘭休閒茶區。
二、另一條路線,沿泰雅大橋到三星天送埤,再走台七丙線往牛鬥方向,約十分鐘即可抵達清水橋,從宜蘭市區開車約需四十到五十分鐘。
順遊景點:
長埤湖湖面雁鴨嬉遊,沿環湖步道漫步,十分愜意。位於大同鄉復興村的清水地熱泉由溪床冒出,溫度可達攝氏九十五度,適合全家前往煮蛋野餐。
美食情報:
如往三星鄉天送埤,即三星路上不可錯過當地知名小吃。此外,鄰近的大同鄉玉蘭茶區山本茶園茶餐也有當地風味特色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