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將趕在國中小開學前,預計本月下旬發布「加強輔導國民中小學教學正常化實施要點」,即新學期開學後,各國中小若在非上課時間小考、老師拿參考書上課,或是指定參考書或測驗卷當學生的回家作業,校長、學校行政人員及教師如果經過輔導仍未改進,將扣考績。
國中教學正常化,是十二年國教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教育部國教司長黃子騰表示,「國民教育法修正草案」首度將「教學正常化」入法,目前正在行政院審議,希望能趕在立法院新會期排入法案議程;在國教法修正案未通過立法前,一百學年度起,教育部先以實施要點要求各校落實教學正常化。
依據該要點,國中小開學後,都不能利用晨光時間、下課及午休小考,也不得要求學生統一購買參考書或測驗卷,老師也不能拿參考書上課,家庭作業也不能是寫參考書或測驗卷。
要點更明訂,專任老師在校內外都不得從事補習,也不得到校外補習班兼課。國教司第四科科長武曉霞表示,以往各縣市教育局有自訂教學正常化實施要點,但寬鬆不一,少數縣市還允許老師可以收三人以下的家教;現在由教育部統一規範,任何收費的補習或家教,都不可以。
武曉霞說,老師不得從事家教或補習,是擔心老師上課留一手,補習時才教,若升學管道採計在校成績,爭議會很大,就算教的是別校學生也不行,老師備課時間都不夠,怎麼還有時間補習?
國中小教學正常化,除了規範小考時間、測驗方式、回家作業等,教育部也要求各校應積極開辦各類社團活動,社團活動的經費管理及支用應透明化,學校也不可用營利方式辦理各種才藝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