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去年起,台大和清大所有新生學業和操行成績,都從百分制改採等第制,兩校表示,實施情況很不錯,台科大新學期也要加入,改採等第制。
所謂百分制,是以滿分為一百的成績評量方式;等第制則是以A加、A、A減等十個等第打成績。台科大教務長葉瑞徽表示,該校去年就擬改採等第制,但台灣對百分制較熟悉,對等第制不熟,由於需要宣導、溝通,於是先觀察台大和清大執行情形, 一百年才實施。
葉瑞徽說,各校實施等第制原因差不多,因為國外實施很久,除了可跟國際接軌,成績不需再轉換,也不希望學生為了一、兩分「分分計較」。
他表示,新生採等第制,舊生為百分制,都會有百分制和等第制分數轉換,不會影響學生權益,但轉換過程可能會有四、五年陣痛期。
清大教務長陳信文說,實施一年,「沒聽到什麼負面聲音」,多數老師和學生都持正面看法。當初實施等第制,就是不希望學生為了一分而不愉快。
他說,拿九十分、九十五分的學生都很優秀,不希望學生為了多一、兩分而執著,多的時間可以做其他事,例如修其他課程或參加社團等,「這個目的達到了。」
有學生怕等第制同分人數增加,會影響獎學金申請,陳信文指出,這種情形沒太多。
台大研究生教務組主任戴娟姿表示,台大剛開始實施等第制時,學生不太習慣,但後來逐漸接受,尤其醫學系老師反應更好,非常支持。有的老師反應,之前不少學生太計較分數,為了一、兩分拚第一名,只是為了將來要選皮膚科。
戴娟姿說,由於改採等第制,醫學系學生選科時除了看成績,還要加上其他表現。她說,等第制也是世界潮流,除了美國,包括香港、日本、南韓,甚至中國大陸上海復旦大學都用等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