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根據調查,台灣列全球天災整體損失極高風險排名第四,水利署長楊偉甫表示,台灣每年颱風造成損害非常嚴重,要離災重於防災,搭配非工程防護措施,盡量把災害降至最低。`
據英國風險管理顧問公司Maplecroft的調查,若以美元計價的天災整體損失,被視為「極高風險」的國家,美國名列第一,接下來是日本、中國及台灣。
楊偉甫說,台灣位於西太平洋颱風最容易經過路線,一年三至四次颱風,若遭受像莫拉克這樣的颱風襲擊,對台灣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失的確非常大。
楊偉甫強調,以水利工程設施而言,現在防災概念是「離災重於防災」,在低窪地區設立很多滯洪池,想辦法把水留下來,而不是把水排出去。
同時,搭配都會區的都市計畫,保留綠地公園,平時作為市民的休閒空間,颱風來襲就成為滯洪池,分攤把雨水留下來的功能。楊偉甫強調,要杜絕水患,現在的理念不是光靠工程防護,而是要搭配非工程措施,這已是防洪必要手段。
除颱風災害外,台灣還必須面對海平面上升的危機。楊偉甫表示,海平面上升的趨勢是可以看得到的,因此必須加強海岸線防護。
楊偉甫進一步指出,為防災害,公共建設不要在容易發生災難的地方進行;缺水的地方也不要做高耗水的產業;住在低窪地區民眾,隨時要把貴重器材往高的地方放,都是離災重於防災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