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農委會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歷經七年,培育出最新糙米品種「台南十五號」,胚大小是一般水稻三到五倍,富含氨基丁酸,製成米穀粉,可讓麵包製程用米穀粉比例達百分之八十,預計一年後上市。
吃糙米有益健康,但是要大家把白米飯都改為糙米飯,不少人無法完全接受。農委會台南農改場最近成功研發出新品種糙米「台南十五號」,不但營養成份特別高,而且很適合用來做米麵包、米鬆餅,做出來的米麵包、米鬆餅讓人一片接一片欲罷不能,讓民眾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攝取糙米的營養成分。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場長王仕賢指出,台南十一號和其他米做成的米穀粉,用於製做麵包,製程約僅百分之三十使用米穀粉,但是台南十五號可以提高使用比率,例如米麵包製程百分之八十用米穀粉,做鬆餅更高達百分之八十五,讓米的使用多元化,同時提高烘焙時,使用麵粉的替代率,有助減低台灣對進口小麥的依賴性。台南十五號也可以一年二期作,且此種糙米的六分之一的都是營養價值高的胚,胚的面積是一般米胚的面積三到五倍,富含氨基丁酸(GABA),營養價值高,又可高比率替代麵粉,深具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