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原汁走味 保留士林夜市全貌

廖經庭(桃縣觀音/博士生) |2011.08.09
880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美食地標士林觀光夜市將於十一月搬入大樓「地下化」,引發民眾反彈,甚至有十四萬名網友連署抗議;報載台北市長郝龍斌昨天視察士林市場工地時表示,士林夜市有上千家攤商,只有在臨時市場的九十四家遷入地下室,其他夜市風貌會原汁原味保留,但準備遷入的攤商直言「地下化後,穩死」。

筆者以為,新士林夜市的營造方式,顯示北市政府亟欲現代化的思維,但與庶民經驗脫離。首先,雖「僅」是不到十分之一的攤商地下化,但郝市長、規畫官員會比攤商更了解市場運作?翻開士林夜市歷史,在民國六十年代,警方為了便於管理,將士林街道的攤販集中管理,但新的營業地點過於偏僻,交通不變,使得生意清淡不少,如今北市政府欲將士林夜市再度「編序化」,難怪將遷入地下的攤商會說「穩死」。

萬一攤商一語成讖,地下室乏人問津,恐引發攤商反彈,甚至使地下室淪為養蚊子,到時要如何善後?

其次,夜市價值在於庶民商業文化,自由運作與混亂中自理秩序為特性,也是夜市興隆的要素,北市政府管理夜市固然無可厚非,但對多數台灣民眾而言,即便傳統露天「夜市」沒有空調,且要忍受人擠人,但這才是原汁原味的夜市,也才是外籍觀光客、陸客欲造訪的夜市。

所以,既然郝市長說「其他」夜市風貌會原汁原味保留,為何不設法將「所有」風貌保留,不讓原汁走味?

既然政府要以夜市作為發展觀光的重點之一,就讓所有風貌都呈現,不要讓人在現代與傳統間有突兀感。   廖經庭(桃縣觀音/博士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