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八月九日投稿貴報論壇版,有關嘉義縣民和國中慈輝分校的事情,原是單純的希望教育單位手下留情,考慮遭逢家庭變故學生的處境與將來,不要刪除經費,輕易裁撤類似「中途之家」的學校,讓不幸的青少年保有受教權利與機會。
文章刊出後獲得不少回響,成了關心的議題,不少人認同理念並透過敝人,將關懷化作行動,捐助現款、食物和白米著手救助,大德們行「無相布施」、為善不欲人知,令筆者感動,在社會功利、貪瀆當道及八卦新聞充斥時,媒體應多報導像清流的慈悲義舉,將愛延續下去,相信台灣仍是有溫暖的。
獲得捐助後,先幫助一位住彰化的學生,父親沒工作能力、母親智障,家庭靠政府補貼過日子,想升學卻無能為力;她發燒了幾天卻未就醫,到嘉義時己近晚上九點,看她臉色不對勁,站都站不穩,趕緊送去醫治,幸遇簡崑山醫師仁心仁術,接連兩天免費看診,並答應贊助貧窮孩子的醫療費用和學費。佛經說醫病功德第一,這讓看盡人情冷暖的我萬分感動。
為了解慈輝現狀,特地到該校,除了將各方轉寄的物品送去,並和主任詳談,得知教育部已決定今年仍招收一班一年級新生,使不幸家庭的學生不致中斷教育,這項決策功德無量。
對素昧平生、肯伸出援手的善心人士,我想替學生們說:「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是我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