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節」,源於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的牛郎織女的故事。在當今世界上,過七夕節的國家只有中國和日本。同樣是過七夕節,但風俗上卻有著很大的差異。首先是在節日的對象上,中國主要是年輕女子,而日本則主要是少年兒童;其次,在節日活動內容上,中國主要是乞巧,日本是祈福。
自古以來,中國的乞巧內容主要是穿針乞巧。因為傳說中的織女手藝極巧,能織出雲彩般美麗的天衣,為了使自己也能擁有織女一樣的巧手,在少女之間,遂發展出了一種「乞巧」的習俗。
古代日本也和中國一樣,在農曆七月七日過七夕節。然一八七三年,日本修改曆法,多數地方的七夕節活動已挪至新曆的七月七日或者八月七日舉行。
迎接、慶祝七夕在日本非常隆重,總要舉辦一些活動。如選美活動、馬拉松、七夕舞會等等。最富有日本特色的七夕風俗是寫紙箋許願。這一天,人們會把自己的心願寫在彩紙上,然後掛在竹子上或放入江河中,以此來祈求自己的願望得以實現。
除此,日本的許多神社、商店等公共場所都會闢出專門的地方,擺上幾叢翠竹或柳樹,並提供免費彩色的紙條,給孩子將自己的願望寫在紙條上,再折成鳥雀的形狀掛在柳枝上。一串一串的,遠遠望去,煞是好看。而孩童寫上的願望五花八門,童心童趣,更成為七夕的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