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四四五年出生於義大利的波提且里(Samdro Botticelli 1445~1501),在十五世紀末的佛羅倫斯畫家群中,稱得上是最有個人風格、最離經叛道,卻才情四溢的寫實畫家。
波提且里富於空思幻想,又帶些許神經質,故而,他的畫作內容並非循規蹈矩,走傳統的老路,而是思逸飛馳,多的是反基督教義的題裁,包括半身裸體的女神、俗世的愛慾,塵間的憂鬱愁絮等等,表面上看來是個社會倫理的叛逆者,道德教義的破壞者,而深入觀照,可發現波提且里自有心中的淨土、生命中的理想國。他畫中的人、事、物都被理想化、幻化,或淨化為他個人世界中的聖地天堂。
人物出塵飄渺,如天聖仙神,無丁點人間煙火氣;海空林樹、山野花叢,更是出奇幻美,俗世凡塵不得見,波提且里的生命似乎嚮往一處遙不可知、遙不可及的天庭或幻化的夢境;從表象的寫實技法與風格,類似於同時期的達文西、拉菲爾及米開朗基羅等文藝復興三傑的筆調,實則完全迥異背違,波提且里企圖脫去傳統和俗世的羈鎖和規範,重建或重構身心靈沐浴洗滌過的聖境,而文藝復興三傑則從人境凡塵中尋找失落的聖境,拾回並賦予人性本然的聖靈。
波提且里一生中最受世人注目與驚艷的兩幅作品,分別是「維納斯的誕生」及「春」,前者以地中海有綺麗風光之景的西西里島為背景,將婀娜羞卻繚人風姿,被稱為西方世界最美麗的女神維納斯,從海上現出,畫作展出,觀者皆為之動容、讚歎。
「春」的畫作(如圖),更令人牽戀著迷;畫中以盛裝的花神芙羅拉為中心,寓意她掌握四季的花朵,風神塞非爾(靠右有藍膚色者),從天而降,將口銜鮮花的春神芙羅娜送往花神芙羅拉身旁,以風力透過花神,將手中的鮮花撒向人間塵世,一時鮮花繚繞,花香四溢,春的消息色聲香俱下。中立為維納斯,懷著春之孕告之世人;維納斯上方的丘比特,於羽翼間將愛情的箭射向世間,左邊代表美麗、青春、歡樂三位女神,則舞起春之頌歌,婆娑曼妙,好不輕盈又復莊嚴,左邊的眾神使者默克萊‧赫姆斯,忙著將手中的法杖,撥開冬天的陰霾,宣告春天的正式降臨。
「春」是希臘神話的寓意,波提且里將神話昇華為詩與藝術的境界,波提且里的畫筆,像默克萊‧赫姆斯手中法杖般,施展人間至美的無邊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