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養學生,是西點軍校非常溫馨的傳統。在西點教書、已成家的軍官們,都有機會認養學生。
我們認養了兩名學生,一個聰明幽默又愛笑,是從遠方小鎮來的天才學子,他的事蹟在地方報紙露出無數,他曾笑說,報紙就像他的日記,將他成長經過和優良紀錄記載得頻繁又詳細,鎮上沒見過他的人,從報上也對他非常熟悉,熟到好像看著他長大似的,他是鎮上的大名人,也是我們的開心果。
另一位學生安靜勤快又有禮貌,是在陸軍家庭中長大,從小跟著父母到世界各國生活和遊歷,有著獨特的氣質和見識,數理特優的他,非常崇拜老公,主修電機。他一到我家,就黏著華華,所以我們叫他黏巴達。
兩個皮蛋和我們混熟後,每次來都會左邀一個、右請一雙的,常常七、八個學生聚在我家,有吃有玩有說有笑的消磨一下午。
西點的認養程序,在開學時就決定了。離家遠的學生想在學校裡找個家庭,以慰思家之苦的,就在名單上簽名,然後,等有緣的軍官找到他們,假日或不能回家的節慶,就到師長家享受家庭的和樂氣氛。
我們認養的學生都是一年級的新生,一來是因為擔心剛離家的新生不習慣嚴肅的軍旅生活。二來是因為軍校對一年級的學生,規定特別嚴格,就以穿軍裝來說,一年級新生,隨時都得穿軍中制服。
記得開心果和黏巴達第一次來我們家時,就是按照規定穿軍服,為了怕弄皺燙得筆直的軍服,他們辛苦的挺直背脊,坐在我們家軟軟的沙發上。看到他們坐得彆扭難過,聚餐中,我宣布,以後聚餐,兩人可以換上便服,穿得輕鬆自在。
除了必穿軍裝,在校園裡,他們只能步行不能開車;不能偏食,一定要吃完盤裡的餐點。這些看似簡單,其實一點也不容易。華華不吃生菜沙拉,開心果不吃蘋果、葡萄,黏巴達不吃蘿蔔、芥藍菜,在家用餐,挑食的毛病一一浮現,看他們盡情享用著難得吃到的漢堡、熱狗、薯片和汽水,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來我們家除了可以享受難得的輕鬆自在,可打電動、看電視、打電話。開心果是說電話高手,曾破紀錄的連說三小時,當時我還以為他在房間睡著了,沒想到他是講到口渴下樓找水喝。他還故意裝出很受歡迎的酷樣,結果被我發現他是在跟媽媽通話……
另外開心果崇拜華華有做過傘兵的經驗,因而也參加了夏天的傘兵訓練,兩人興奮對話,但我卻有些擔心,不免嘮叨的叮嚀了一番,見我擔心的模樣,他以穩定的聲音說,我們秋天開學見。
與開心果和黏巴達的相處,是一個難得的經驗和緣分。在認養的兩年裡,他們成了我們的家人,一起過節、說八卦,生活中也實在增加了不少歡樂氣氛。我深知這個溫馨的傳統,一定會代代相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