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一名七十六歲患有攝護腺癌的老先生,長期背部疼痛,以為是骨頭出毛病,到多處院所治療效果不佳,後來到大醫院求診,用X光檢測發現有骨骼病灶,進一步檢查發現為「攝護腺癌症伴隨脊椎骨骼轉移」,醫師使用放射線及化學藥物治療,為他減輕疼痛。
「移轉性骨癌是目前臨床上的新難題!」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骨科醫師林蔚鑫說,但現在診斷影像技術進步,可在癌症早期就診斷發現,給予治療,加上治療方式進步,提高癌症病患的存活率,癌症已經不像以前是「不治之症」,只是肺癌、乳癌、肝癌、子宮頸癌、鼻咽癌等癌症,經常轉移到骨骼形成骨癌,侵蝕骨頭,造成骨折等病狀。
林蔚鑫表示,骨癌分成原生性及移轉性,「原生性骨癌」相對較少,多發生在小孩跟青少年身上,因癌症移轉擴散造成的「轉移性骨癌」,通常發生在六十歲以上的老人較多,病狀為夜間或非活動期間的患部疼痛、運動功能障礙、局部腫塊、病理性骨折,也有病患出現體重減輕、貧血、食慾不振、輕度發燒或腰痠背痛等症狀,部分與骨骼疾病類似,有時候會延誤診斷,建議病患應提高警覺,出現疼痛不會好的狀況,最好求助醫師,並定期接受追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