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傾聽孩子的心聲,我們就會讓子彈的聲響安靜下來。——哥倫比亞人權委員會
不約而同的,卡洛斯.凱薩.阿貝雷茲(Carlos C廥ar Arbel墈z)導演的首部劇情片《高山上的童年》與海羅.義度阿多.卡里歐(Jairo Eduardo Carrillo)導演的動畫長片《小小心聲》,都不同於我們認知的世界、是南半球哥倫比亞另一角落真實的兒童遭遇,同樣的純真童年、不一樣的駭人際遇、「人禍」之恐怖,讓我們更重視「教育」!哥倫比亞,位處南美洲的廣袤大地,以盛產咖啡、鮮花和黃金享譽全球。自一九六○年代內戰至今,每兩小時就有一名兒童死於戰爭。小孩子不但目睹家人遇害、流離失所,甚至被徵召上前線作戰,和平遙遙無期。

《高山上的童年》
風光明媚的哥倫比亞偏遠山村,孩童在泥濘草地追逐足球,大人放養家畜、專注農事,表面恬靜的生活,其實暗藏生命威脅。夢想成為偉大守門員的九歲小學生曼努,對村中的危惴境況一無所知,每天放學只想跟死黨踢足球。
電影開始,他抱著破球叫死黨胡立安和小白波卡盧茲一起踢球,小白和妹妹都是白化症,被同學奚落:「白子都早死,你有看過白子老人嗎?」小白傷心的哭著:「我快死了……」曼努安慰著他:「你來當守門員就不會那麼累了!」
曼努爸爸在他生日那天,送他嶄新的足球和手套,曼努開心極了!在那個連鉛筆短到不行都無法更換的生活環境,這是多麼榮耀奢華的禮物呀!但軍隊在足球場埋了地雷,他們不知情將球踢進去,眼睜睜看到誤闖雷區的山豬被炸飛,才震撼發現自己身處危險境地。盡管如此,曼努三人仍不願放棄寶貝足球,一而再的瞞著大人想要到雷區撿回足球!
這鏡頭雖無血腥暴力,卻帶給觀看的我很大的恐懼!讓我多年前看的《烏龜也會飛》記憶重現,那個屬於庫德族的悲劇,竟又在哥倫比亞山區上演!最無辜的都是受到波及的兒童。
那個不畏危險前來山區教書的美麗女老師,一人教全校孩子,眼見孩子們隨家人逃出險境,一個個減少,還是苦撐,最終因將學校牆壁游擊隊的標語粉刷成美麗村莊壁畫,而被趕出山區,曼努看著老師孤獨離去的傷心身影,再也無法說:「老師,明天見!」
過去十五年,哥倫比亞的幸福被持續半世紀的內戰摧毀殆盡。透過《高山上的童年》,哥倫比亞的孩子用行動創造和平,向世界宣告他們反戰的渴望。
《小小心聲》

本片根據八到十三歲的難童訪談和繪畫製作而成。透過倖存者的自白和獨特的動畫手法,傳達戰火餘孤的切膚心境。即便恐懼與陰影難以擺脫,這些孩子的故事與堅韌靈魂,卻啟迪了我們最大的悲憫與省思。
導演在二○○三年完成短片版的《小小心聲》,為了解哥倫比亞的戰爭,不只傾聽衝突下的受害者,也進一步探尋加入游擊隊或準軍事集團的孩子,為何選擇這條路,以及社會有沒有提供其他任何選項?導演想將這些孩子們的聲音放大,於是二○一○年《小小心聲》的長版完成。這場戰爭中,沒有「好」或「贏家」,到頭來大家都輸了,因為沉默和冷漠餵養著這場戰爭。更多的武器不會結束這場戰爭,而是以更多的住宅、保健、教育,齊心合力給下一代希望。
兩個孩子的媽媽碧慧說,看完電影心情好沉重!人民本來應有的基本生存權都無法獲得。風光明媚的山村與世無爭,卻暗藏致命的威脅。飽受內戰摧殘的哥倫比亞,無辜的孩子們不但無法正常生活上課、還目睹親人遇害、流離失所,甚至被迫到前線作戰,葬送美好未來!
阿德老師觀後說,哥倫比亞這個國家是遙遠而陌生的,這部影片讓我開拓了國際視野,透過孩童第一人稱的敘述,用天真無邪的眼光、說故事的口吻,詮釋世界上最可怕的人禍──戰爭。
《小小心聲》是孩童們親身經歷的自述,藉由動畫來表達四個孩子的真實故事,交織出這個國家的動亂和人民的不安,可怕的內戰讓這四個孩子經歷了人生最殘酷的考驗,有人失去了手腳;有人失去摯愛的親人;小小年紀因加入游擊隊而被迫殺人;也有人被迫離開熟悉的家園和親人……,最終孩子們秉持著純真良善的天性,鍛鍊出堅毅的靈魂,走過悲傷而向前看!
相較於和平安定中的我們,是否更應該珍惜目前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