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信義訊】南投縣信義鄉民金秀松,自小向父執輩學習木雕,偶而到鄉內國小教美勞,擅長木雕的他,經詳實考據雕塑布農族風格,展現在新鄉、久美、東埔等部落路旁,頗受族人與外界肯定。
金秀松雖非美術科班出身,但頗有天分,信義鄉公所頒贈的木質獎杯即出自他手,水泥雕塑則是近年來的嘗試。他表示,繪畫或雕塑的美感標準其實是共通的,但戶外的雕塑更能夠貼近生活,著重真實性,目的是讓年輕一輩,藉由作品了解布農族文化;而遊客來到部落,也能窺見布農人的傳統生活。
金秀松所設計的部落,採用難度較高的浮雕、塑像,這些作品姿態與服裝,非憑空想像,他不但到圖書館蒐集圖像資料,也向部落耆老請益,憑藉好記性,他不需設計草圖,只要素材在手,便能捏塑出栩栩如生的作品。
金秀松創作的題材包含傳說與祖先生活樣貌兩主軸,包括射日、挑水、鋸木、育幼、狩獵等。他先以鋼筋搭起骨架,以鐵絲網做出驅幹,接著糊上快乾水泥,以染色的水泥修飾外表,一個作品還需請兩名助手分工,結構穩定度與細節相當講究,姿態不但生動,也很耐得住風吹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