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集合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經典藝術作品的「日本明治美術特展」,即日起至明年一月八日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展出,這是國內首次全面性展出日本明治前後時期工藝美術作品的展覽,展出作品多達一百二十六組件,比六年前故宮借展的展品數量多出兩倍,其中不乏被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的同級作品。
「二○一一亞太傳統藝術節特展.日本明治美術」,展出作品包含金工、自在、雕刻、漆器、七寶、瓷器、織絨等一百二十六組件日本明治前後時期的工藝美術作品,兼具細膩巧緻與創新色彩構圖,呈現日本豐富的傳統文化與藝術風貌,其中有許多出自日本帝室技藝員及活躍於萬國博覽會等名家之手。
日本的明治維新不僅在政治、經濟、社會造成重大變革,在文化上亦有相當的突破,藝師工匠們將精湛的傳統技藝用於藝術創作,發展出更高層次的藝術表現。日本歷史上被任命為「帝室技藝員」的傑出工藝美術家僅有七十九人,這種獎勵優遇美術作家的制度,主導了近一百多年來日本藝術史,「帝室技藝員」的制度被廢除後,繼之而起的是「人間國寶」制度,亦沿襲著推崇藝術工作者的傳統。
「七寶」即琺瑯或景泰藍,用色華麗且細緻,是結合琺瑯燒製藝術與繪畫技巧的精美傑作,展出的十四件「七寶」作品,除了濤川助與並河靖之兩位帝室技藝員的作品外,尚有日本最多產也最知名的安藤重兵衛等名家之作,顯現出日本明治時期在既有傳統上汲取西方新興技術所發展出來的特色。
特展中的另一項重要展品為二十二件「自在置物」,原意為屈伸自如的擺件,以動物、昆蟲、甚至人為題材,利用鐵、銅、銀等材質,透過鍛金、鑄金、雕金、鑲嵌等多重金工技法,將作品本身關節活動機能,表現得栩栩如生,這種工法複雜,在一八九三年芝加哥萬國博覽會首次展出後,立刻成為眾人焦點。由於自在作品數量極為稀少,現散見於大英博物館、東京國立博物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等世界各大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