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經典名句】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編著/文心工作室 |2011.07.22
20001觀看次
字級

名句誕生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好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劉希夷.〈代悲白頭翁〉

讀懂名句

洛陽城東邊的桃李花,隨著風兒要飄落到哪個人家?洛陽城內的女兒們憐惜春色,坐看落花心生喟嘆。

今兒個花落飄零朱顏改,明年花開的時候還有誰會在?連那長青的松柏都摧殘變成薪材、連那桑田都將變成海。

過去到洛陽城東賞花的人早已不在,今兒個大夥還是對著隨風飄落的花瓣長嘆息。年年歲歲花兒皆相似,人兒卻是歲歲年年更替。

詩人背景

劉希夷,唐高宗上元二年(西元六七五年)進士及第,時年二十五,屬少年得志型,唯可惜的是,不到三十歲就為奸人所殺,英才早逝。

據說劉希夷風度翩翩、貌若潘安,不僅談笑風趣,還善琵琶。唯這個美男子吟詠之作多以從軍、閨情詩為主,詞調哀苦,與欣欣向榮的初唐氣息不符,因此並不受時人重視。直到玄宗開元時期孫翌所撰寫《正聲集》,才將他品評為書中第一人,作品始受到注意。

劉希夷寫詩特色多援引古人樂府舊題,加入新意改寫,呈現出迥然不同的新風貌。以文學地位而言,他與張若虛同是將樂府長篇詩聲律化的奠基者,讓舊古詩樂府走向精緻化。

目前存有詩四卷,文集十卷,其中最知名即是〈代悲白頭翁〉。這首詩融會了漢魏歌行、南朝近體與宮體詩,兼採樂府詩擅長敘事、抒情之手法,巧妙於詩中運用對偶、用典的技巧,呈現出清麗婉約的風格,將樂府詩推向新的藝術成就。

名句故事

長久以來一提到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不免想到這宗「詩讖」案,據說他寫到「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時,頓感不祥,停頓一會,又寬慰自己不打緊、繼續下去,不久又吟到「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感覺更糟,怎麼寫得彷彿都是讖言?劉希夷煩惱再三,想刪掉,最後只能嘆道生死有命,豈是文字足以左右?於是將這千古名句保留下來。

當時有一個傳聞,說其舅舅宋之問因太愛「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多次跟劉希夷苦求不得,於是派人將他給除掉。不過後來證明這只是無稽之談,兩人年紀相當,無明顯親戚關係;再者,宋之問並非胸無點墨之人,著名詩句也不少,實不必為爭這兩句而殺人滅口。

新說名句

劉希夷〈代悲白頭翁〉整首詩之意象,引用自東漢宋子侯所作之〈董嬌饒〉:「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旁。花花自相對,葉葉自相當。春風東北起,花葉正低昂。不知誰家子,提籠行採桑。纖手折其枝,花落何飄揚……吾欲竟此曲,此曲愁人腸。」這首詩也是樂府舊題,以花擬人,感嘆花落花開有其時,青春卻一去不再復返,因此只能及時行樂。

劉希夷將〈董嬌饒〉的「洛陽城東路,桃李生路旁」融縮為「洛陽城東桃李花」,其餘之意象也吸納進來,進而發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之喟嘆,以文學語詞覆沓的方式加深對生命有限之慨然、悲嘆,讓整首詩之情感得以更深一層。

(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