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報導】大陸北京市延慶縣古剎應夢寺,歷經兩年多修建,目前寺廟主體建築已完成,預計今年底全部竣工,將成為宗教文化觀光旅遊勝景。
應夢寺位於延慶縣張山營鎮靳家堡村北應夢山頂,應夢寺始建於遼代,之後歷代多次修繕,海拔逾千公尺,為延慶縣北山八大寺之一,遼朝皇后蕭太后景仰漢文化,篤信佛教,大舉興建寺院、佛塔,相傳應夢寺為她應夢所建,毀於抗戰時期,屬縣級重點文保單位。
為配合應夢寺復建,兩年多前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和延慶文物管理所進行考古發掘,清理出建築遺址九處,包括正殿區大殿、鼓樓、房址,出土石佛像、陶器、鐵器、琉璃器、銅器等二十餘件,還有大量的磚、瓦等建築構件,及碑頭印有正德、崇禎和康熙等年款,不同時期的石碑殘件。
經專家鑑定遺址的建築形制、建築構件風格,應夢寺被毀前的建築主體應修建於明代中晚期至清代中期。佛教專家根據佛龕遺址確定了寺中正殿供奉的為三世佛和十八羅漢,且佛龕上刻有富貴牡丹、麒麟送子等精美磚雕,顯示應夢寺在當時是該地區等級較高的寺廟。
重建的應夢寺,整個建築群按原制式在原址上依山而建,採明代風格建築群,三進院落,山門殿、正殿、西跨院山門及西跨院正殿為綠琉璃瓦頂,其餘房舍以傳統灰瓦頂,恢復鐘樓和鼓樓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