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雲大師八十大壽,大師已宣布要「封人」,許多人都感到惋惜,但大師數十年來佛學演講不輟,是由「為法忘軀」的願力支撐,不過色身終會衰老,客觀上身體已不允許他再如此,大師說:「如果大家護持我,就會懂得捨得。」我想信徒是會諒解的,因為大師已為佛教奉獻六十年,相信大家都祈望他長久住世,何忍他老人家忍受病苦到處奔波呢?
大師捨棄俗務,信眾不必「捨不得」,當知捨得後,大師將可安心著述,若能改變人心、傳播正法,並振興佛教,留下的隻字片語才是法寶。試想,若印順導師當年汲汲於凡俗雜事,怎可能著作等身,成為一代佛教思想家?
而從大師許下「佛教興隆」、「人民安樂」、「世界和平」的三個心願可看出,「不忍勝教衰,不忍眾生苦」仍是大師一生的職志,故請留給星雲大師多一點時間、空間在閱讀與寫作上,將有更多佛法經藏問世,造福世人與佛弟子,大師也會繼續雲水弘法,才是兩全其美之道。
佛經談到,佛陀上兜率天為母親說法,回到人間時,摩登伽女親往恭迎,她以為自己是第一位前往的,佛陀卻說:「須菩提才是第一位見我之人。」因為須菩提依法奉行,真正契入佛陀的教誨「見法如見佛」。
同樣的道理,大師有如此多的著作,希望信眾深入研讀,並將「人間佛教」的思想真正落實,「佛法在,大師在」,這才是慶祝大師八十大壽最有意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