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關稅局集體貪汙案,台北地檢署昨天凌晨聲押關稅總局副總局長呂財益等十一人,台北地方法院召開聲押庭,裁定關稅總局副局長呂財益等四關員、立委助理張勝泰及六名業者羈押禁見。
海關位於通關最前線,多年來業者勾結官員徇私通關傳聞甚囂塵上,此次涉案官員之多、層級之高,都打破紀錄。本案初估涉案不肖關員在兩年內就收取利益逾三千萬元。光是夾帶大陸蓮藕,就要行賄三十萬元,整批大陸石材闖關的行賄價碼更高。檢調也發現,有不肖官員還會模仿貪警模式,直接在報關行或貿易商插股,按月吃紅。
不肖官員除了對非法業者索賄,對合法業者也不手軟,一旦發現其通關小瑕疵就刁難索賄,業者為求順利通關,只好忍氣吞聲,任由不肖官員予取予求。
檢察官漏夜約談相關涉案人員後,認定呂財益、關稅總局關員陳玉珠、基隆關稅局關員林東瑩、鄭張達、前立委助理張勝泰及業者楊婉瑜、廖國勝、郭玲玲、賴年興、詹美華、賴欽聰等共計十一人涉嫌違反貪汙治罪條例、走私、偽造文書等罪,犯罪嫌疑重大,且有勾串共犯或證人之虞,向法院聲請羈押禁見。
為避免被告涉嫌串供,法官採分別訊問,歷經約八個小時訊問後,裁定全數羈押禁見。據了解,檢調單位以監聽為主、跟監蒐證為輔,業者承認行賄方式與價碼,案情急轉直下,成為收押關員關鍵,可能還會有下一波行動。
不過,業者表示,本案只是冰山一角,光是新北市一家石材公司,旗下用了近二十個人頭公司,十年來花在打點海關的錢就超過三十億元,他們在大陸福建地區跑非法進口大陸石材製品的業務人員,就有二百多位。
業者並透露,我方海關人員也經常渡海到對岸接受性招待、交付賄款、洽談,比在台灣更加活躍。
高雄關稅局資深關員說,在民國八十年以前,報關系統自動化及電腦化前,因以人工作業,業者為求加快通關速度,大多會送查驗關員「快單費」,幾乎已成海關沿習已久的陋規,不肖關員為向業者索取「快單費」,甚至會蓄意放慢通關作業腳步。
他說,這種現象在報關作業電腦化及自動化後,加上近年來關務改革工作奏效,早年這種收賄陋規已十分罕見;不過,因民代施壓或部分關員受不了金錢、酒色等誘惑而收賄包庇走私情事,仍時有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