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在成立胸痛中心後,兩年來平均手術時間四十七分鐘,比美國心臟協會建議的九十分鐘時限,達成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六。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詩聖說,這要歸功於全年無休的制度設計。
張詩聖表示,病患到達急診室,一般需要通過掛號、候診、排檢查的過程,再由急診醫師呼叫心臟科醫師到院確認,乃至召集心導管團隊配合手術進行。通常情況下,等全員到齊動手施救,已經超過黃金時間。
中國附醫心臟內科主任張坤正表示,中國附醫在九十八年七月一日大幅改變流程,成立跨急診部、心臟內科、心臟外科的胸痛中心,醫療團隊駐守急診部隨時待命,並配有急診室專用的心導管室,省去轉送途中耗費的時程。分秒必爭的結果,兩年下來,完成救治的時間平均為四十七分鐘,比美國心臟協會建議的九十分鐘時限,達成比率更高達百分之九十六。
張坤正以一名三十六歲許先生為例指出,病患今年二月某個清晨,突然覺得胸口悶痛、呼吸困難,緊急召來救護車送醫。急診醫師立刻展開心電圖檢查,五分鐘後心臟科醫師到達解釋病情,確定是急性心肌梗塞引起,須儘快進行心導管手術。病患從踏入急診到血管打通,全程只花三十分鐘。術後許先生恢復得很快,心臟功能也順利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