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很多人喜愛午仔魚的美味,但衛生署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抽驗發現,市售四成午仔魚含有還原型孔雀綠。動物實驗顯示,長期食用,恐引發肝毒性及腫瘤與甲狀腺異常,台灣早已禁用還原型孔雀綠。
食品藥物管理局中區管理中心副主任周秀冠指出,依衛生署公告食品「動物用藥殘留標準」,魚類不得檢出孔雀綠及還原型孔雀綠。已把檢驗結果通知農業單位及抽樣轄區衛生局,追查上游產地。
食藥局執行一百年度市售食品殘留動物用藥監測計畫,昨天公布五月抽驗報告,抽驗三十七件市售魚類,包括吳郭魚、午仔魚、虱目魚各十件及鰻魚七件,檢驗項目包括氯黴素類、四環黴素類、磺胺劑類、孔雀綠、還原型孔雀綠,以及Quinolone類、硝基喃代謝物等三十四項動物用藥品及化學品。
檢驗結果有四件午仔魚被檢出還原型孔雀綠,分別為零點零零一、零點零零二、零點零零三及零點三七六ppm;其中毒性超高的零點三七六ppm的午仔魚,還被檢出孔雀綠零點零零二ppm,抽樣地點在嘉義縣。
周秀冠推測,午仔魚被驗出還原型孔雀綠,可能是因養殖業者並未徹底清潔養殖魚池,以致環境受到汙染。
另,為避免讓水產動物受到寄生蟲及原蟲、真菌感染,部分養殖業者也會違規使用這類化學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