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林品藻】袁宏道與漁婦棹歌行吟

簡文志 |2011.07.01
1578觀看次
字級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無學,號石公、六休,明荊州公安(今湖北公安)人。與兄袁宗道、弟袁中道才顯當世,時譽三袁,世稱公安派。承李卓吾「童心說」,以「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矯治前後七子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復古說流弊,主張通變新創的文學觀,有《袁中郎集》。

其擬樂府舊題〈棹歌行〉,捕捉船婦樸實生活:「妾家白蘋洲,隨風作鄉土。弄篙如弄針,不曾拈一縷。四月魚苗風,隨君到巴東。十月洗河水,送君發揚子。揚子波勢惡,無風浪亦作。江深得魚難,鸕充糕臛。生子若鳧雛,穿江復入湖。長時剪荷葉,與兒作衣襦。」

棹歌行原指一般行船之歌,如漢武帝〈秋風辭〉:「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元薩都剌〈江浦夜泊〉:「棹歌未斷西風起,兩岸菰蒲雜雨聲。」此處為古樂府詩題,亦作櫂歌行,樂府相和歌辭瑟調曲名,棹為划船櫓槳,見《南史.羊侃傳》:「(侃)性豪侈,善音律,自造〈採蓮〉、〈櫂歌〉兩曲,甚有新致。」

首言船婦以船為家,安頓於白蘋洲上,隨風蕩漾,船女撐篙如穿針熟練,只是自己身為女子,卻不曾真的拈線穿針。白蘋,另名四葉菜、田字草,常見於水田溝渠,如李白〈淥水曲〉:「淥水明秋日,南湖采白蘋。」柳宗元〈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春風無限瀟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後言農曆四月時,隨夫到巴東捕魚;十月時,隨夫至浪險的揚子江,揚子江無風而浪亦駭人。巴東為古郡,在今湖北省秭歸;漁夫稱四月魚苗生卵風起而為魚苗風,借指春日;民間俗稱七月雨為洗車雨,十月雨為洗河水,此處指稱冬日。

續說揚子江水深捕魚不易,只好殺食魚鷹充腹。小孩出生後如野鴨隨船浪跡,身為母親的船婦,僅能以荷葉裁製成衣服,為孩子們簡單蔽體。鸕又名鷺、水老鴉、摸魚公、魚鷹、烏鬼,為漁家畜養為捕魚之用;臛是肉羹,鳧雛為幼鴨,如杜甫〈漫興〉:「筍根雉子無人見, 沙上鳧雛傍母眠。」此詩見袁宏道的民間精神,饒富民歌風味,具有真詩之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