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去冰河灣吧!」2003年初春的某一天,文堯指著阿拉斯加的地圖說。
「真的?」想去冰河灣已經很久了。我瞪大眼睛,立刻把臉湊到地圖前。儘管這張圖已不知看過多少回,每次都會發現不少新的地名。阿拉斯加實在太大了。

「咦,這冰河灣國家公園,好像完全沒有道路?」
「是的,我們得坐船進去。」
原來文堯已上網查了資料,這個國家公園有一種小型觀光遊船,會把那些要在荒野露營的人,連同獨木舟一起在某個定點放下,等若干天後,按約定時間和規定地點,再把人和舟一起撿起來。
「所以坐公園遊船之前,我們得先租一隻雙人海洋獨木舟。」
「可是,真的不會很危險嗎?何況冰河灣的海水,肯定超冷的!」一想到那冰冷的水溫,若真翻舟,應該不是「溺斃」,而是「凍斃」。
「好吧,出發前,找個機會去附近海邊租個獨木舟,稍微先練習一下翻舟要怎麼自救好了。」
「那路線呢?我們要怎麼划?去冰河灣哪個地區?」
「就先去西臂灣吧。從地圖上看,那裡的冰河比較多。」
一旦決定目標,在著手策畫行程並查閱了相關資料,很快便發現,划舟裝備和登山裝備不太一樣。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並非「重量」,而是「體積」,因為所有露營裝備,包括帳棚、睡袋睡墊、爐子燃料、炊鍋餐具、衣物食物等,都必須塞進獨木舟那容量有限的小小舟艙裡。
除了體積,更要考慮「防水」,尤其是攝影裝備。如果相機浸水,就什麼都完了。
既然最怕的是翻船,當然要有萬全準備。為了划舟,我們新添的行頭除了防水袋,還有划舟專用長靴和手套,它們是用一種特殊材質Neoprene做成,具快乾、保暖、抗紫外線等功能。此外又多買一些快乾衣褲,衣物無論內外都不要帶全棉的,否則一旦淋濕就永遠乾不了;還有睡袋,最好是合成纖維而非羽絨填充,因為羽絨一旦浸濕,就幾乎失去保溫作用。
從策畫行程、訂機票船票、租獨木舟、採買各種行頭、一直到整裝出發,在那幾個月準備期間,我們真的跑到離家最近的海邊,上了半天划舟課。
那年的7月中旬,兩人就這麼上路了。
也自此開啟我們對東南阿拉斯加的探索,以及接下來那一連串令人心悸而難忘的故事。
日本國寶級生態攝影家星野道夫,在其著書《在漫長的旅途中》曾這麼說:「東南阿拉斯加古老的森林,流過數萬年的冰河,夏季歸來的鯨魚們……正因為有各式各樣的故事,才更覺阿拉斯加美麗的大自然,有著耀眼的光芒……我想,人就是在漫長的旅途中,尋找各自的光芒吧。」
真是與我心有戚戚焉。在探索的旅程,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所以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光芒,那是因為「人」本來就屬於大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對大自然的興趣與探索,其實就是對我們自身的興趣與探索。
而關於探險本身,除了準備周全,最重要的,只是「出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