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拉加德出任IMF總裁後,面臨各界要求對希臘採取強硬立場的強大壓力,可能必須與大力支持她勝出的歐盟保持距離。
拉加德能夠擊退新興國家要求改變的籲求,在激烈的總裁角逐競爭中獲勝,多半得歸功法國總理沙科吉與德國總理梅克爾的強力支持與幕後積極運作。
梅克爾與沙科吉表示,在危機之際,有一個歐洲人出掌IMF至為重要,兩人並且都說,希臘應該避免重組債務。而拉加德六月九日在北京接受訪問時也呼應說,要化解希臘危機,必須避免非自願性的債務重組。
布魯金斯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普拉沙德說:「拉加德最初面臨的挑戰,莫過於妥善管理IMF介入希臘危機的立場,既不能導致事態擴大,但也不能流露出偏袒的待遇。」
他說:「IMF雖是關鍵要角,但過去在協助希臘時,多少像是個旁觀者。」,如今必須「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倫敦艾希莫投資管理公司的研究主任布斯也說,拉加德將面對保持IMF公正立場的艱難任務。他說:「如果不能有效、可信地讓希臘債務降到撐得下去的水準,後續的放貸便師出無名。」
此外,拉加德也必須提升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在IMF的地位,落實改善IMF多元性的承諾。
IMF曾一再呼籲歐洲銀行業必須改善財務狀況,但歐元領袖並未多加理會,對引進民間投資者參與紓困希臘的問題,也遲未取得共識。
拉加德獲任命後強調,將會為國際貨幣基金所有會員國服務。她在聲明中說:「國際貨幣基金在全球經濟與金融危機期間,用許多正面方式自我轉型,對一百八十七個會員國提供良好的服務。」「我將把這列為我的最優先目標,讓我們的機構繼續以同樣的專注和精神服務全體會員。」